飆車炸街誰給的勇氣?
為深入推進夏季整治行動,全力維護道路交通安全,有效凈化道路交通秩序,宿州交警持續開展嚴查嚴管嚴處“飆車炸街”等違法犯罪行為,對非法改裝車輛和各類交通違法實施高壓監管。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經歷:本來在大街上正常開車或行走,突然一陣刺耳的轟鳴聲從身后傳來,讓人猝不及防、不勝其擾,若躲閃不及,極易釀成不可挽回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在寧靜的夏夜,一陣陣震耳欲聾的機動車轟鳴聲,劃破夜空,挑戰著周邊居民的忍耐度及法律底線。
超速行駛,肆意穿梭、變道,載人翹車頭。一些“炸街族”為了追求刺激,博人眼球,駕駛的大多數是經過非法改裝的摩托車,在道路上肆意兜風炫技,無分酷暑寒冬,發出刺耳轟鳴聲,不僅嚴重侵擾周邊居民安寧,也給交通安全帶來很大隱患。這些參與“飆車炸街”活動的不單有成年人,其中也不乏未成年人的身影。他們的飆車炸街表面上追求的是個人的感官刺激,是飛馳的速度與激情,實則是侵害了公眾利益和公共安全。這種恣意妄為是將個體利益凌駕于公共利益之上,必須依法從嚴打擊。
其實,治理“炸街族”并不缺少相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機動車的消聲器和喇叭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禁止駕駛拆除或者損壞消聲器、加裝排氣管等擅自改裝的機動車以轟鳴、疾駛等方式造成噪聲污染。此外,故意轟鳴競速,嚴重干擾及影響他人正常生活,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構成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尋釁滋事行為,面臨行政拘留的處罰。可見,相關法律法規已經相對完善,但“炸街族”為何還會屢見不鮮呢?
“炸街族”之所以在很多地方常年存在,一是為了滿足飆車族自身的虛榮心,二是一些網紅主播的推波助瀾,通過直播飆車炸街、競速炫技等危險行為博得關注、點贊或打賞。但所有癥結關鍵在于:因為約束和懲罰的不確定性,從而放縱了違法的沖動,以致于形成“破窗效應”,誘使更多尋求刺激者不斷加入。
城市道路不是秀場,對“飆車炸街”違法亂象必須根治。首先,對非法提供改裝機動車服務的汽修廠、修理店要嚴厲打擊,必須將其納入監管視野,對相關行業形成震懾。其次,要加強對網絡平臺的監管,及時干預處置涉及“飆車炸街”行為的內容和主播。再次,公安機關也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加大懲處力度,做好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律意識、安全意識。只有全社會堅決對“飆車炸街”的違法行為說“不”,以法治之名讓“飆車炸街”沒有生存空間,才能共同維護安全有序舒適的公共交通環境。
■ 慕青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