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壓深度要達到5厘米,每分鐘至少100次,掌根不能離開胸壁……”近日,在埇橋區西關街道和園社區廣場,宿州藍天救援隊的志愿者利用模擬人,現場演示心肺復蘇等急救技能,向轄區居民講解應急救護知識。
“你們講得通俗易懂,下次還能再來教我們嗎?”活動結束時,一位居民詢問志愿者。“我們24小時都在!”志愿者樸素而堅定的回答,道出了宿州藍天救援隊與這座城市的文明約定。從救援一線到社區講堂,從災難現場到校園操場,他們用專業守護生命、用奉獻傳遞文明,就像隊旗上的藍天標志,永遠在群眾需要的地方閃耀。
宿州藍天救援隊于2015年7月注冊成立,被安徽省民政廳評為“5A級社會組織”,現有正式隊員800余名、志愿者1500余名。救援隊始終把加強黨的建設、志愿者隊伍建設作為首要工作任務,強化志愿者綜合素質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動員廣大黨員積極參與“藍天之星”、優秀志愿者等評選活動。在黨支部的引領下,宿州藍天救援隊積極投身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把愛與力量傳遞到救援一線,將文明種子播撒進社區街巷,先后獲評安徽省十佳江淮志愿服務優秀典型、安徽青年五四獎章集體、2022年度安徽省“月評十佳”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組織典型、第六屆宿州市學雷鋒志愿服務十佳志愿服務組織等。
從“東方之星”沉船救援現場的徹夜搜救,到河北涿州洪水中的搶險救災;從六安萬佛湖的潛水打撈,到汴河畔邊對溺水者的搜尋搶救……1600余次救援行動串聯起宿州藍天救援隊與生命的約定。為了練就“水上輕功”,隊伍定期組織開展潛水訓練,在低溫水域反復練習潛水,開展搜救等業務培訓和實戰救援演練;為了實現“隨叫隨到”,救援隊建立23個網格化救援聯系點,覆蓋周邊90%的鄉鎮。24小時值守的電話鈴聲,是與死神賽跑的“發令槍”,隊員們每分每秒都在為挽救一個個生命做足充分準備。有一次深夜,救援隊接到溺水警情,附近聯系點的隊員15分鐘內便趕到現場,配合消防救援人員成功打撈起溺水者,高質高效的救援行動贏得了現場群眾的一致好評。
文明創建不止于緊急時刻的挺身而出,更在于日常科普宣傳的潤物無聲。宿州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們帶著模擬溺水場景的教具走進學校、企事業單位,開展防溺水、防拐騙、防性侵、防震減災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識宣傳,用情景劇演示防拐騙技巧, 讓防震減災知識變成互動游戲,共覆蓋群眾26萬余人。在全市范圍內免費發放印有家屬聯系方式的“黃手環”,開展尋人尋親公益活動,成功為多名失散多年的子女找到親生父母。聯合中華兒慈會,以每年2000元的標準幫助29名貧困學子。籌集各方資源,為農村幼兒園捐贈3000余冊圖書,為200余名困境兒童送去冬日“溫暖包”。開展藍天“益起跑”活動,全市近2000名學生、家長參與其中,為青少年提供鍛煉身體、培養團隊協作的平臺。
初心映日月,使命鑄榮光。宿州藍天救援隊將持續以黨建為引領,用堅持、責任和擔當做好新時代志愿服務,以永不停歇的腳步書寫新時代雷鋒故事,讓雷鋒精神綻放永恒光芒,讓公益之花在汴水之畔常開不敗。■ 記者 錢景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本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zgfxnews@163.com
版權所有:拂曉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