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賦能
釋放轉型新活力
走進位于靈璧縣經開區的安徽雨鑫木業有限公司,機器的轟鳴聲與鍵盤的敲擊聲譜出了一曲別樣的樂章,傳送帶上“飛馳”著一張張原木色的纖維板。作為我市首個建設“5G+工業互聯網”項目的企業,全套生產流程都在5G+MEC邊緣計算數據中心的指揮下有序進行。
“我們聯合宿州聯通公司,利用優勢技術力量,融合5G、AI等,搭建了一套數字化運營管理云平臺。”雨鑫木業負責人張傳磊介紹,運用5G技術和MEC邊緣計算數據平臺,幫助雨鑫木業實現了控制系統 從“0到1”的開拓性實踐。該技術成果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標志著雨鑫木業控制技術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運用5G網絡的低時延特性,雨鑫木業設備異常信息、生產量、合格率、工作狀態等生產數據信息可以實時展示在關鍵工位的生產數據看板大屏,滿足了生產管理的實時性和便捷性,解決了有線網絡部署復雜和Wi-Fi信號不穩定等問題,在減少人員運維壓力的同時,提升效率達25%,實現了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和設備移動的快捷性。
在系統建成使用的兩年時間里,雨鑫木業累計減少用電約50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1392.5噸,節省人工成本超過200萬元;實現主業務流的無紙化運營,減少60%以上紙質單據;累計減少辦公和生產綜合費用30萬元;企業瑕疵品檢出率由63%提升了32%,達到95%;訂單及計劃執行效率提升26%;設備運維效率提升40%;設備檢修時效提升30%。
“宿州市首個企業級5G專網和場景應用”“宿州市首個邊緣計算數據中心”“宿州市首個企業級5G工業數字化成套”項目……細數雨鑫木業在工業互聯網升級改造中取得的成績,都離不開宿州強大的算力支持。
“在強大的算力支持下,雨鑫木業的升級改造才得以順利完成。生產過程中也因有算力的支撐,公司效益實現更上一層樓。”張傳磊表示。
截至去年底,全市已建設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2個、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6個,推動全市3000余家企業入駐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上平臺用平臺;培育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2個、國家級5G工廠2個,國家級新型數據中心典型案例1個,省“5G+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案例2個;獲批省級數字化轉型典型示范項目9個、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2個;培育9家省級智能工廠、44家省級數字化車間;完成全市8個重點行業400余家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診斷工作。
聚“云”成群
融合發展向未來
早在2011年,市委、市政府便將云計算產業作為加快宿州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方向,在皖北傳統的農業地區“無中生有”,決心在云計算大數據產業拼搶出經濟發展的新賽道。
“通過前瞻謀劃與高標準建設,宿州算力產業園已建成5棟數據中心,機房建設標準均達到T3+,部分定制化機房可達T4標準,建設規模及設計在全省乃至東中部地區處于領先地位。”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孟斌介紹,宿州緊跟行業需求,出臺了促進云計算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及未來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等,持續支持算力產業發展,推動數據資源流通運用。
宿州算力中心工作人員正在監測設備運行情況。
依靠算力這一“最強大腦”賦能,我市聚焦綠色食品、家居建材、輕紡鞋服、機械電子等傳統產業領域,深入推進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加快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
作為安徽省第一個雙路由網絡直連上海的城市,我市獨立建成了“宿州—上海”雙路由架構網絡,環網傳輸時延低于10ms,單向時延低于5ms,滿足即時計算需要。
“園區已建成4.3萬公里覆蓋全國的算力數據通信網絡,首批已開通25個核心城市;聯合中國聯通,實現上海至宿州100G光纖直連,增強了我市作為華東重要節點城市的優勢地位。”市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目前,我市已構筑了立足本地、輻射華東、服務全國的智算產業樞紐,為信息時代千行百業注入數字動能。
面對“算力大戰”日益激烈的角逐,宿州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始終“心中有數”。未來,宿州將以“云都”之名,踏“云”而起、乘“數”而上、以“算”賦能,譜寫算力發展新篇章。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本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zgfxnews@163.com
版權所有:拂曉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