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話合作
從南下取經到雙向奔赴
去年以來,我市開展“頭雁跟飛促振興”專項行動,全面推動村黨組織書記和后備力量隊伍能力躍升,先后組織502名村黨組織書記跨越山海、南下取經,將滬蘇浙先進理念帶回宿州,推動鄉村振興從“點上破題”向“全域開花”轉變。
作為“頭雁跟飛促振興”專項行動的參與者,埇橋區夾溝鎮鎮頭村黨總支書記孔聰聰被派往杭州市臨平區塘棲鎮丁山河村跟班學習。在那里,他見識了科學治村理念下村莊的高效運轉,領略了創新產業模式帶來的蓬勃生機。
“學”成歸來,孔聰聰迅速行動,以改良“安徽省名特產品”——夾溝香稻米品種作為關鍵突破口。村集體積極與安徽農業大學開展合作,全力培育富硒新稻種,建成500余畝的可視化溯源基地,讓香稻米的品質有了堅實保障,成功恢復香稻米“一家煮飯十家香”的傳統卓越品質。
在孔聰聰的帶領下,鎮頭村以“稻”為核心,不斷延鏈補鏈。香稻米酒、薏米水、手繪稻田明信片、稻田禮盒(伴手禮)等一系列衍生產品相繼推出。不僅如此,該村還創新實施“共享稻田”項目,平均每年吸引2000余個親子家庭參與農事體驗活動。這一項目不僅為城市家庭提供了親近自然、了解農業的機會,也為村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帶動農戶戶均增收約3000元。
今年以來,宿州市領導先后5次帶隊赴杭州考察對接,帶動市直部門、縣區園區對接互訪100余次;發布《杭州宿州堅持雙向奔赴 深化干部人才交流合作》創新案例;《臨平靈璧多元合作共赴十年之約》入選第三批安徽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踐創新案例;兩地共同印發《2025年杭州市宿州市結對合作幫扶工作計劃》,細化提出25項具體工作舉措……
一項項務實舉措帶來一串串優異成績:今年上半年,全市辦理長三角一網通辦事項815件、淮海經濟區跨省通辦事項102件;吸納滬蘇浙高校院所技術合同成交額6484.9萬元,同比增長105%;舉辦第三屆宿州綠色農產品杭州展示展銷會,線上線下累計實現銷售額249.1萬元,訂單總金額2.76億元。
“融”惠民生
從教育共享到交通互聯
山海不為遠,千里一線牽。
5月22日,埇橋區教體局與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局分別在宿州市第十二小學澮水路校區、宿州市第一小學明月校區聯合開展美術與足球學科教研交流活動,進一步深化兩地教育教學合作與交流,完善兩地賦能、雙向奔赴的教育人才培養機制,攜手探索高水平教師發展機制,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搭建多元化成長平臺,共同開創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聯合教研活動,是埇橋區與上城區教育結對幫扶、高質量育人合作的深度聯動。”埇橋區教體局教研室主任梁好表示,兩地教師通過理念與創新的交流、理論與實踐的磨合,實現資源共享、研學共進、教師共訓,以教師專業成長攜手推動兩地教育協同發展。
中鐵一局施工人員在淮宿蚌城際鐵路鋪軌施工現場作業。 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隨著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宿州與杭州在教育、交通、醫療等領域的合作持續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群眾感受到一體化發展帶來的“紅利”,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社會民生共建共享。與滬蘇浙地區共有25個醫療衛生合作項目,蕭縣中醫院掛牌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光華醫院合作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蕭縣人民醫院合作醫院揭牌,合作共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宿州分院。 各縣區與杭州市結對城區50所學校建立結對關系,持續打造“尚智學”教育品牌、推進“云上運河”項目。組織29名市勞模赴杭州開展療休養活動。與杭州市聯合舉辦2025年春風行動暨對接長三角“泗杭”“泗甬”專場招聘活動、2025年“就業幫扶 真情相助”就業援助月專項招聘活動、2025年臨平-靈璧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活動等。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宿州成功入選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名單。徐淮阜高速公路宿州段建成通車,淮宿蚌城際鐵路、合新高鐵泗縣段、宿固高速、徐碭商高速等項目加快建設,宿遂高速等項目有序推進。
運河不老,友誼長存。宿州、杭州兩座千年古城必將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東風下煥發新生機。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本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zgfxnews@163.com
版權所有:拂曉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