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比媽媽還親!”
突如其來的疾病,讓五年級的小學生岳錦軍手足無措。12歲的他,就讀于泗縣草廟鎮小博士學校,家住大廟鎮,父母常年在青島打工。幸運的是,他遇到一位好“媽媽”——盧靜。盧靜把岳錦軍送到泗縣中醫院治療,陪護了8天,照顧他的飲食起居,甚至整夜不眠。出院后,盧靜又給他補習功課。岳錦軍的父母感激地說:“盧校長這樣的好老師,對孩子比媽媽還親!”
49歲的盧靜,中共黨員,市第五屆人大代表,泗縣草廟鎮小博士學校校長,先后榮獲市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紅十字志愿者,“宿州好人”,泗縣“勞動模范”、“最美巾幗志愿者”等稱號。每一頂光環的背后,都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關愛留守兒童,給孩子一個家
留守兒童由誰帶、由誰管、由誰關心?這是不容回避的社會問題。
2001年,盧靜和家人一起創辦了泗縣小博士學校。20年來,她對留守兒童實行家庭式管理,像媽媽一樣呵護每個孩子。針對全托的孩子,給他們洗澡、洗衣服、輔導功課,帶他們玩耍,讓孩子們“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
“小博士”是一所含幼兒園在內的小學,目前共有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00余人,其中留守兒童78人。除周邊鄉鎮外,附近五河、泗洪等地的留守兒童也來此就讀。20年來,該校共培育留守兒童1300余人,其中特困受助的兒童100余人。
成才先成人。盧靜本著這樣的辦學理念,經常帶著學生走進敬老院,參加對貧困學子的捐贈活動,讓孩子們懂得愛與被愛,在潛移默化中培養感恩意識和奉獻精神。“讓孩子們每天都進步一點點。”這是記者在該校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幫扶貧困學生,一個都不能少
2008年汶川地震,盧靜主動繳納特殊黨費500元,積極捐款1638元,并收養了來自四川災區無家可歸的兒童鄢慧,為她提供一個溫暖的家,供其上學。2021年,鄢慧順利考入大學。
玉樹發生地震后,盧靜為災區捐款1460元。
盧靜聯系在浙江瑞德集團工作的同學,向特別貧困的優秀學生和家庭提供資助,小學每年2400元、初中每年3600元、高中每年4800元、大學每年6000元,直到讀完大學。該校還選出8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解決他們從小學到大學的學費問題,直接捐助資金累計56萬余元。
從2012年8月至今,從小博士學校走出的孩子,已有81人考上大學,6人考上研究生。
立足自身崗位,為人民履職盡責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這是盧靜的座右銘。
自擔任市人大代表以來,盧靜積極參與人大各項活動,先后提出關于留守兒童、農村學校撤并、留守老人問題等議案和建議,先后參加了“四好農村路”、政法系統教育整頓座談會等活動40余次。為了全面了解民情,她走村入戶,與村民促膝長談,回來后連夜整理成民情日記,再形成議案、建議,真正代表廣大人民發聲。2019年,盧靜提出了《關于交通安全警示設施設備在主要交通道口配備的建議》。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積極辦理,草廟鎮乃至全縣學校附近的道路都增設了減速帶、配備了警示設施設備等,為校園師生加裝了一道道“安全閥”。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盧靜堅持為民辦實事,積極參與基層綜合治理包保,認真抓好家庭糾紛、精神病穩控、土地糾紛等工作,定期深入包保片區,摸排涉法涉訴信訪、征地拆遷等問題,積極協助村里解決一系列長期積案和信訪隱患。
“小博士學校是個特別溫暖、快樂的大家庭,盧校長對我們的愛超過了媽媽。她不僅教會我們知識,而且教育我們做人。我們一定不辜負她的期望,爭取早日成才。”該校五年級學生倪善雅道出了全體留守兒童的心聲。記者 王志新 傅子峰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第八期宿州市企業家沙龍下午茶活動舉行 03-28
-
2宿州市根治欠薪專項行動追發工資1.4億余元 03-28
-
3關于清明節期間暫停部分祭掃業務的通告 03-27
-
4
-
5鄭宏來宿開展“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 03-28
-
6王啟榮在市交旅集團調研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