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縣屏山鎮:“黨建+”模式奏響鄉村治理新時代樂章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近年來,泗縣屏山鎮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積極探索基層黨建和鄉村治理融合點,激活“黨建+”引擎,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治理高質量發展,奏響鄉村治理新時代樂章。
“黨建+隊伍建設”,治理有效聚人心。把村干部隊伍建設作為提升鄉村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關鍵之舉,積極實施“人才回引”工程,大力回引大中專畢業生、外出務工經商人員43人回鄉任職。以村“兩委”干部、后備干部為骨干力量,以黨小組為基本單位劃分網格154個,273名黨員擔任網格員,切實發揮黨員在網格治理中的作用。有序啟動選派干部輪換工作,28名第八批選派干部到村后與第七批選派干部壓茬一周時間,開展工作交接,傳遞好農村工作經驗。堅持以提升黨員干部業務水平和理論水平為目標,利用全鎮16個電教遠教站點、學習強國平臺、“泗州先鋒”微信平臺等開展線上學習交流,通過組織外出參觀學習,邀請專家現場授課等線下組織黨員干部進行各類教育培訓,夯實思想建設、提升業務水平。去年以來,共舉辦各類培訓18場次,培訓1600余人次。
“黨建+志愿服務”,樂于奉獻安民心。以服務群眾為抓手,協調整合多方力量,推動形成以黨員骨干為中堅力量的鄉村治理志愿服務體系。依托“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做好群眾服務。在各村開展群眾大走訪工作,組織黨員干部定期入戶走訪村民,把“辦了多少實事、實事辦得如何、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走訪成效的根本標準,切實增進干群聯系和感情。將發展謀劃與解民之困相結合,訂立一張實事大清單,聚焦發展“大主題”和民生“小切口”兩個方面,積極推進村莊整治、道路建設等民生工程項目,有效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數。學習借鑒新時代“楓橋經驗”,靠身邊人化解身邊事,把老黨員、老教師、退伍軍人、道德模范、致富能手等組織起來,成立15支鄉賢志愿服務隊伍,創造性地貫徹落實好黨的群眾路線,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
“黨建+鄉風文化”,價值浸潤筑同心。以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導向,探索“黨建+鄉風文化”模式,充分發揮家風鄉風民風在鄉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文化廣場等平臺,開展致富能人講經驗、先進典型講美德等宣傳教育活動,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尚,弘揚尊老愛幼、扶殘助殘、和諧敦睦等良好家風。廣泛開展好婆婆、好媳婦等創建評選活動,2021年度評選好婆婆5名、好媳婦4名、身邊好人4名、文明家庭7個,表彰優秀婦女工作者、優秀巾幗志愿者、三八紅旗手26人,不斷提升鄉村自治德治水平,潛移默化地浸潤人們的精神,凝聚鄉村治理的向心力,調動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鄉村治理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柏長江 郭維偉)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宿州市聚力打造人才創新高地 07-21
-
3埇橋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召開新聞發布會 07-20
-
4楊軍主持召開六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 07-20
-
5全市重大項目評審與要素保障第九次會商會召開 07-20
-
6從“制造”綠色到綠色“智造”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