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的微調(diào)
首先聲明,我做事情不喜歡拖拖拉拉。
如果單位里的領導指示我寫一份材料,我會犧牲午休時間,或者是開夜車,盡可能地以最快的速度完稿;如果家里的領導(妻子)早晨吩咐我:燒菜用的油已經(jīng)沒有了,抽空去街上買一壺。那么,不用等到中午,妻子想要的油就會出現(xiàn)在廚房的臺板上。總之,我做事情是非常麻利的。盡管偶爾某些領導對我辦事的高速度也有微詞(大意是“做事太快,十快九假”),我也不會將辦事的速度降下來。
做事既然麻利,為什么要言“效率不高”呢?一言以蔽之,仍舊是:因為太麻利,所以效率不高!就比如上述兩例,如果那份材料完稿之時,領導突然來了個電話,指示我材料“主題”要徹底改變;如果妻子看到滿滿的一壺油后,說醬油瓶也空了,怎么就不能順便捎一瓶醬油呢?每每此時,我唯一能怨的,豈不就是我的做事“麻利”?起初,自怨的同時,也想著如何調(diào)整“效率”,也曾一度因辦事速度和效率都比較高,而受到家里家外領導的好評。但從去年開始,我在干某些事情時,反而刻意追求“效率不高”了。個中曲折,且聽我細細道來。
凡事有兩種:動腦子的和動體力的。我好孬是個寫作愛好者,因為領導的多變而要把已寫好的材料重新再來,實際上是多了一次練筆機會,對業(yè)余寫作沒什么壞處。至于因考慮不周全而多上了一次街,多走了一些路,就更不是什么壞事了。步入“不惑之年”后,最直接的“惑”,要算我的肚子(去年腰圍已接近二尺九)。偏偏供職于一個“腦力勞動”單位,每天的活動量實在太小了。單位里,四十歲以上的同事幾乎都是胖子,偶爾聚在一起,也議論如何減肥,但平常時候,他們都是些辦事“效率”極高的人。一般每天只上一次街(上街來回約600米路程),常常是買菜、購物、送小孩“一條龍”流程,唯恐多走了一步路。
和單位的胖子比起來,我算是“苗條”的了。為了避免步他們的后塵,我除了在吃、睡方面比較注意外,辦事情也盡量“拖沓”些。比如,早晨起床后,我起碼要上兩趟街:買早點、買菜。菜場旁邊就有賣早點的,我偏要跑到和菜場方向相反的另一家早點鋪。中午,我一般都要去一趟郵局,目的是取剛剛收到的稿費單。傍晚,我是肯定要再出去轉(zhuǎn)轉(zhuǎn)的。這樣一來,我每天至少要上四趟街,而且每次都是步行,從不騎車什么的。有時單位同事見我“喜歡跑”,便將繳納水費、煤氣費一類的事托付給我,我當然也樂此不疲。至于妻子“指示”我做點體力活,我更是完全遵照執(zhí)行……
自去年春季到現(xiàn)在,我的體重非但沒增加,還減輕了三斤,腰圍也降了一寸,更沒出現(xiàn)過頭暈、乏力等胖人們的常見癥狀。凡此種種,真的要感謝“效率不高”呢。
所以,接下來的日子,必須繼續(xù)降“效”!
霍壽喜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本網(wǎ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使用。獲授權轉(zhuǎn)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wǎng)轉(zhuǎn)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zhuǎn)載的作品內(nèi)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jīng)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wěn)定就業(yè)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