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烤秋
“小小子,蹲灶坑,烤秋兒,長個子……”秋天一到,祖母把我攬在懷里,哼著自編的歌謠,開始了她的烤秋模式。
在祖母眼里,整個秋天都可以烤著過。大棗、花生、玉米、地瓜、黃豆,栗子等陸續登場的農作物,祖母統統稱為秋食,都可以拿來烤。所以,祖母用了一個生動詞語形容秋天,烤秋。
烤秋時,祖母坐在柴火灶前,右手拉著風箱,左手往灶膛里填著柴火和各種秋食。我偎在祖母懷里,耳聽著風箱的呱嗒聲,眼盯著灶火內的秋食,鼻嗅著從灶膛內飄逸出的香味,完全不顧及被濃煙嗆出的眼淚和鼻涕。
祖母烤秋,特別有講究。
剛掰來的嫩玉米,要用一截樹枝串起來,手握著樹枝,在火苗上轉著烤,燒火必須用松樹枝或柏樹枝,因為松樹枝、柏樹枝有油性,烤出來的玉米發香。等玉米在火上發出噼里啪啦的響聲時,拿出來一看,整個玉米都爆開了花。因為玉米嫩、火又旺,烤出來的玉米,雖然表面爆花,但內里還有漿液,啃在嘴里,外焦里嫩,香甜可口。“小小玉米火里鉆,噼里啪啦聲震天。抽出鍋底仔細瞧,花兒朵朵香又甜。”在祖母的歌謠聲中,我啃得一臉滿足。
抓一把剛收獲的黃豆,放在盛飯的鐵勺中,把鐵勺放在不大不小的火苗上,并輕輕晃動,使鐵勺內金黃滾圓的黃豆受熱均勻。不一會噼噼啪啪黃豆爆裂的聲音陸續傳來,等到再沒有爆裂聲后,端出鐵勺,把豆子倒在簸箕里,等豆子涼了,放進嘴里一嚼,嘎嘣一響,又酥又脆。我把幾粒豆子塞進祖母嘴里,祖母說:“奶奶牙口不行了,嚼不動了,還是你吃吧,吃了快快長大,奶奶還等著享你的福哩。”
花生、大棗、栗子、地瓜,祖母都是埋在灶灰里,利用未熄的草木余火,將它們烤熟。烤熟的花生、大棗比生的香、甜;烤熟的栗子綿軟可口;熟透的紅薯吃在嘴里,軟滑甘甜。
在這幾種秋食中,我最喜歡外焦內粉、皮薄味濃的烤地瓜。祖母從灶膛里,掏出地瓜,吹去灰燼,然后剝開一個小口,將那焦黃松軟的瓜瓤喂到我嘴里。“烤地瓜味兒香,小小子饞斷腸。吃一口口水淌,吃兩口逗弄腸,吃三口直叫香,一口一口肚兒脹。”祖母一邊笑瞇瞇地哼著自編的歌謠,一邊大口小口地喂我。
祖母烤玉米、黃豆,總是在做飯時烤,等到吃飯時,我已經吃得肚子滴溜圓了。祖母烤花生、大棗、栗子、地瓜時,要等做好飯才把它們埋進灶灰中。等全家人都吃飯時,我總是不吃,空著肚子等灶灰里的秋食,實在餓急了,我也會“火中取栗”,把一雙小手燙得生疼。祖母總能及時地捉住我的小手,干癟著嘴邊給我吹手邊心疼地罵:“像從餓牢里趕出來的,燙死活該!”罵歸罵,奶奶還是用燒火棍從灶灰里掏出各種秋食,剝給我吃。
那些年,因為祖母的烤秋,寂寥、蕭瑟的秋天,總是紅紅的、暖暖的,甜甜的、香香的,令我難以忘懷。
楊金坤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