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推動“兩強一增”提質增效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今年以來,蕭縣堅持把實施“兩強一增”行動作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開展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精細化落實,各項目標任務有序推進。
強隊伍、推項目,大力推進科技強農。選派縣級科技特派員208名,推薦市級科技特派員60名,實現行政村和有農業經營主體的社區“一對一”服務全覆蓋。堅持項目化推進,圍繞種業強省建設、農業全產業鏈建設、農業綠色循環發展等重點行動,加快推進辣椒產業基地建設、綠色低碳農業示范園、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等重大項目實施,以新莊鎮、閆集鎮和祖樓鎮為中心建設的蕭縣辣椒制種小鎮項目持續推進。該縣實施農產品加工“五個一批”工程,新增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8家,1-7月全縣規上農產品加工產值95.44億,累計增幅18.09%。
抓研制、重推廣,奮力推進機械強農。蕭縣立足本縣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率高的發展優勢,通過農機作業托管拉動,提高規模化水平,提高農機利用率,推動該縣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高質量發展。成功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培訓農機手434名,農機合作社理事長5名,建成農產品冷藏保鮮設施5個,庫容1.94萬立方米。培育壯大農機裝備制造企業,安徽久力機械重點研制的雙軸小麥旋耕施肥播種機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播種機,已研制成功、投入市場,并在省秸稈博覽會上推廣展示。
促改革、穩就業,全力促進農民增收。發展規模經營,大力推行“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積極整合農村分散土地,由村集體統一經營管理,300畝左右集中連片適度規模經營占流轉面積比達41.1%,集體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經濟強村達34個,占13.4%。實施特色種養業直補到戶項目,共計補助10299戶2475.466萬元。推進農村居民本地就業“121”計劃,鄉村公益性崗位吸納就業9800余人,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80余班次,培訓3000余人次。(王婉雪)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