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宿州市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3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
市財政局
一、落實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預算審查決議情況
(一)擔當作為保障財政平穩運行
依法依規組織收入,強化財稅協作,實現應收盡收;精準落實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堅持厲行節約過緊日子,嚴控一般性支出,壓縮“三公”經費。
(二)全力以赴穩定經濟大盤
全面落實稅費支持政策。預計全市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44億元;新增減稅降費約9.1億元;累計辦理緩稅緩費約6.9億元。
落實階段性房租減免政策。全市累計減免房租1.9億元,2612家個體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受益。
多方籌資加大發展投入。破解融資難融資貴難題,積極爭取新增再擔保合作業務額度,支持市擔保公司申請合作業務額度17億元。全力支持我市交通運輸、餐飲等市場主體,今年以來新增放款1042戶金額21.27億元。
積極謀劃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支持。圍繞交通、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鄉村振興、生態環保和民生服務等建設領域短板,精心謀劃申報地方政府債券項目,積極爭取專項債券資金支持。
發揮政府基金撬動作用。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的產業引導、政策扶持作用,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支持我市產業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年,市級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下設立子基金3支,總規模4.08億元,引導基金出資1.02億,撬動社會資本3.06億元,放大倍數4.0。
(三)重點發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加大投入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圍繞“一城兩區三基地”戰略發展定位,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積極爭取省級專項補助資金1.2億元,用于“6+2”承接平臺及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加大支持科技創新發展。安排市科技創新專項資金4000萬元,用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等支持科技創新的各類活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確保財政“三農”投入只增不減,預計全市農林水支出超70億元,同比保持正增長。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財政投入總體穩定,全市投入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9.18億元,較去年增加0.63億元,支持縣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堅決扛起糧食安全責任。圍繞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支持穩定全市糧食產量,夯實筑牢糧食安全保障基礎。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安排資金8.73億元新建高標準農田52.5萬畝。支持農業夏種抗旱工作,安排農業生產抗旱資金1000萬元。
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支持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堅持投入同任務相匹配,不斷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資金支持力度。
(四)兜牢底線有效防范風險
筑牢兜實“三保”底線。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始終將兜牢“三保”底線作為財政工作的硬任務,足額編制“三保”支出預算,財政庫款優先保障“三保”支出。
審慎新增政府付費PPP項目。鼓勵更多采取市場化方式籌集項目建設資金,精心謀劃設計項目,避免新增政府支出責任。
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圍繞“舉債有度、用債有效、還債有信、管理有力”的債務管理目標,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制度規定,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債務風險,實現財政可持續發展。
(五)用心用情持續改善民生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2022年全市教育支出96.9億元,支持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有效落實,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進一步擴大,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穩步提升社會保障水平。不斷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全市統籌安排資金4.4億元,支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至84元/年。
聚力支持暖民心行動。2022年,全市安排財政資金3.83億元,保障老年助餐、安心托幼、便民停車、健康口腔、就業促進等10項暖民心系列行動。20項民生工程順利實施。
(六)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
零基預算改革全面實施。出臺《宿州市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實施方案》,重塑預算編制流程,全面改革預算編制方式。
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全面建成使用。
預算績效管理全面覆蓋。建成全過程、全方位、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
二、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
(一)2022年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
1.全市一般公共預算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完成(下同)155.25億元,同比增長5%。收入總計557.19億元。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99.31億元,支出總計546.85億元。收支相抵,結轉下年10.34億元。
2.市級一般公共預算
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5.83億元,收入總計185.9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2.65億元,支出總計179.94億元。收支相抵,結轉下年6.02億元。
3.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
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94億元,收入總計149.67億元。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4.98億元,債務轉貸支出3.44億元,債務還本支出11.02億元,支出總計144.16億元。
(二) 2022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情況
1.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完成(下同)153.06億元,收入總計315.16億元。預算支出255.19億元,支出總計311.98億元。
2.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
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66.32億元,收入總計129.91億元。預算支出98.92億元,支出總計129.91億元。
3.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
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65.84億元,收入合計129.43億元。預算支出71.12億元,支出合計129.43億元。
(三)2022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情況
1.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完成(下同)1.83億元,收入總計2.13億元。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1億元,支出總計1.99億元。
2.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18億元,收入總計1.24億元。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0.72億元,支出總計1.1億元。
3. 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18億元,收入總計1.24億元。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0.72億元,支出總計1.1億元。
(四)2022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情況
1.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預計完成(下同)150.48億元,收入總計194.06億元。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142.85億元,支出總計為177.51億元。
2.市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市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122.69億元,收入總計166.27億元。市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128.18億元,支出總計162.84億元。
(五)地方政府債務情況
1.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余額情況
省財政廳批準2022年我市地方政府債務限額829.32億元,新增債務限額115.03億元。2022年全市地方政府債務余額774.06億元,控制在省財政廳批準的限額以內。
市級地方政府債務限額322.96億元,新增債務限額36.9億元。2022年市級地方政府債務余額297.18億元,控制在省財政廳批準的限額以內。
2. 地方政府債務發行情況
2022年全市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數174億元,其中新增債券113.15億元、再融資債券60.21億元;外債轉貸0.64億元。
市級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數61億元。市本級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數44.32億元。
3.地方政府債務還本付息情況
2022年全市償還地方政府債務本金65.37億元;全市支付地方政府債券利息24.17億元。
2022年市級償還地方政府債務本金28.25億元。市級支付地方政府債券利息9.77億元。市本級支付地方政府債券利息7.58億元。
三、2023年預算草案
(一)2023年預算編制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加強財政支持方式創新;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等重大風險挑戰;深化財政重點改革;堅持依法理財。
(二)2023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和支出安排
1.市級一般公共預算
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5.68億元,收入總計142.51億元。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2.08億元,支出總計142.51億元。
2.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
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6億元,收入總計105.45億元。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5.45億元。
(三) 2023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和支出安排
1.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
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70.7億元,收入總計73.39億元。支出相應安排73.39億元。
2.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
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70.7億元,收入總計72.25億元。支出相應安排72.25億元。
(四) 2023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和支出安排
1.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19億元,上年結轉0.14億元,收入總計2.42億元。支出相應安排2.42億元。
2.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87億元,上年結轉0.14億元,收入總計2.1億元。支出相應安排2.1億元。
(五)2023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預計和支出安排
市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139.74億元,收入總計253.5億元。支出安排169.01億元。支出總計253.5億元。
四、2023年財政重點工作
(一)著力加強財源建設。強化財政收入管理,依規平穩有序組織收入,確保財政收入增長穩預期、有質量、可持續。
(二)增強重點任務財力保障。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升效能,在保持適當財政支出強度的基礎上提高財政支出精準度。
(三)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深入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實施全過程、全方位、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四)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堅持開好“前門”、嚴堵“后門”的原則,依法依規籌措資金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積極防范和化解政府債務風險。
(五)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加強黨對財政工作的統一領導,持之以恒加強紀律作風建設,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不斷增強財政黨員干部紀律和規矩意識。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開幕 12-30
-
2市政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召開 12-29
-
3攜手共繪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宿州壯麗篇章 12-29
-
4楊軍赴碭山縣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并開展住村走訪 12-15
-
5楊軍督導調研疫情防控工作 12-15
-
6市政府考察團赴合肥招商考察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