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飄香 顆粒歸倉
10月31日,記者驅車來到埇橋區夾溝鎮鎮頭村,田野里的稻谷一片金黃,在秋風的吹拂下,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
剛下車,陣陣稻香撲面而來。“剛開始收割就有這么濃的稻米香!”記者不禁感嘆道。“鎮頭村是夾溝香稻米的原產地,‘一家煮飯十家香,十家煮飯香滿莊’說的就是我們這兒,收割時就有香氣,煮飯更香。”埇橋區夾溝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藝師李科笑容滿面地說。
農藝專家在察看稻米飽滿程度。
不遠處,收割機轟鳴而過,經過脫粒后,金黃色的稻谷不斷從機艙中傾瀉而出,顆粒飽滿、香氣撲鼻。“這200畝水稻是我們村集體種植的,今天開鐮,預計三四天能收完。”村級水稻示范田管理負責人孔衛東一邊指揮幾輛農用三輪車排隊裝貨,一邊對記者說,“我們的香稻米是經過山泉水灌溉的,礦物質含量豐富,米質好,口感軟糯,總之就是一個字‘香’。”
鎮頭村香稻米收割現場。
稻田邊,每隔百十米就立著一個桿子,桿子上掛著一個瓶子。記者湊上前去,看到瓶子里有一些死掉的小蟲子。“這是我們設置的殺蟲燈,用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有效防治病蟲害。”李科介紹。
“今年天氣雨水少、晴天多,病蟲害也少,灌漿期間陽光充足,我自己種了2畝地,長勢不孬,水稻籽粒飽滿,今年迎來大豐收。”村民孔祥忠對記者說,“你看,我們鎮頭村三面環山,和宿州其他地方比,夏天氣溫低,冬天氣溫高,再加上地勢低洼容易存水,氣候條件和地理位置非常適合種水稻。”
一上午的時間,一片水稻地只剩下光禿禿的稻茬。“今年全鎮種植水稻3000余畝,目前陸續進入收獲期。得益于前期科學的田間管理以及良好的氣候條件,現在收獲的稻米成色好,幾乎沒有病蟲粒現象,水稻畝產約為550公斤,每畝比往年能多收百十斤左右,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李科表示,夾溝鎮將不斷優化水稻種植品種和技術,抓實抓細水稻機收減損工作,確保糧食顆粒歸倉。文/圖 記者 趙鵬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