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的報告(摘要)
2023年主要工作
2023年,全市檢察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和省檢察院領導下,擔當作為、守正創新,推動各項工作干在實處、穩步提升。一年來,72個集體和個人獲省級以上表彰表揚;檢察建議、涉案企業合規改革等13項工作在全國、全省檢察系統有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市檢察院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做法成功入選全國檢察機關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十佳案例”,名列第二。
一、扛牢政治責任,堅定堅決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全力推進平安建設。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依法批捕各類犯罪嫌疑人2316人、起訴6714人,同比分別上升59.1%、24.9%。嚴厲打擊涉恐、邪教等危害政治安全犯罪,嚴懲故意殺人、搶劫等影響群眾安全感的暴力犯罪,起訴247人,形成有力震懾。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起訴涉黑惡犯罪15件140人,依法追訴21人、改變公安機關定性25人,做到既“不放過”,也“不湊數”。協同推進網絡空間治理,起訴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犯罪926人,起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51人,不讓網絡空間成為法外之地。聚力增進社會和諧。認真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既堅持“嚴”的一手,又規范“寬”的一面。依法對1258名犯罪情節輕微的初犯偶犯過失犯作出不訴決定,避免貼上罪犯“標簽”。全面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穩定在90%以上,7343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認罪認罰、主動彌補損害,社會關系得以修復。常態化開展羈押必要性審查,依法對273名犯罪嫌疑人建議予以變更強制措施,促進社會內生和諧穩定。
致力提升治理效能。認真落實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和規范檢察建議工作的決定》,結合辦案制發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98件,回復率、采納率均達100%,引導社會治理向前端用力。推進行刑雙向銜接,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83件,對認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的提出檢察意見143件,實現輕罪治理“出刑入行”。公開聽證解“法結”化“心結”,組織聽證1138次,同比增加47.2%,聽證后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4.1%。
二、強化法治保障,全力全程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護航企業不受侵擾,起訴串通招投標、職務侵占等侵害企業權益犯罪85人;依法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129人,保障宿州“智”造、宿州創造。會同公安機關清理涉企“掛案”30件,為請假外出生產經營的325名涉企社區矯正對象實現外出審批程序簡化。監督糾正涉企民事、行政裁判和執行案件43件,努力以法之名為企業加力。
做實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落實《宿州市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工作規定》,會同市法院、市公安局實現涉案企業合規在刑事訴訟全流程適用。辦理企業合規案件20件,對4家企業和12名企業負責人作出不捕不訴決定或提出寬緩量刑建議,有效防止“辦了案件、垮了企業”。出臺《企業家約見檢察長工作規定》,兩級院檢察長接訪企業家98批次,實打實幫助解決問題37個。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對影響經濟發展安全的“毒瘤”毫不手軟,嚴厲打擊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涉眾型經濟犯罪22件53人。市檢察院辦理的某上市公司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對2名向社會公眾提供虛假財務報告進行大額融資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深度參與“斷卡”行動,主動摸排、移送洗錢犯罪線索,監督立案6件6人,依法起訴4件5人。堅持打擊犯罪與追贓挽損并重,檢察環節挽回經濟損失4700萬余元。
三、踐行為民宗旨,用心用情辦好檢察為民實事
全心守護群眾美好生活。加強生態環境、食藥領域檢察監督,起訴破壞生態環境資源、危害食藥安全等犯罪198人。把群眾來信當家書、把群眾來訪當家事,對293件首次信訪申訴案件實行院領導包案,對954件群眾來信全部回復。牽頭制定《關于協同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的實施辦法》,實質化解行政爭議162件,同比上升390%,力促政和人和。
精心呵護未成年人茁壯成長。堅持“零容忍”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起訴402人。堅持寬容不縱容,起訴186名社會危險性較大的未成年人,對輕微犯罪不訴161人,開展幫教174人次,用司法善意讓孩子迷途知返。將專業化辦案與社會化保護有效銜接,與市紅十字會共建“燕護雛”公益項目,聯合婦聯等有關部門開展防性侵講座進鄉村活動、強制報告和入職查詢制度落實情況專項檢查,斬斷伸向孩子的“黑手”。
一心維護特殊群體合法權益。聚焦貧有所助,向283名案件當事人及其親屬發放司法救助金352萬元,為困境群眾雪中送炭。聚焦弱有所扶,起訴惡意欠薪、坑害老人等犯罪273人,辦理民事支持起訴案件449件,幫助追索勞動報酬、撫養費等280萬余元。聚焦軍有所擁,嚴懲侵犯軍人軍屬合法權益犯罪,辦理涉軍公益訴訟案件12件。
四、深耕主責主業,高質高效辦好每一起案件
刑事檢察提質增效。實質化運行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監督立案155人、監督撤案260人,同比分別增長91.4%、32.7%,追捕、追訴413人;提出糾正違法意見722件次,同比增長50.2%。泗縣檢察院運行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有關做法獲省檢察院主要領導批示肯定。會同市法院建立交流會商機制,提出刑事抗訴29件,抗訴意見采納率達90.5%。堅守“高墻里的底線”,對監獄、看守所常態化開展巡回檢察,對不當“減假暫”案件依法提出監督意見,采納率達100%;堅守“高墻外的正義”,首次對全市社區矯正巡回檢察實現全覆蓋,糾正脫管、漏管255人,建議收監執行33人。參與“雷霆2023”專項活動,監督15名職務犯罪服刑人員履行財產刑734萬余元。
民事檢察精準發力。受理民事審判監督案件307件,同比上升24.3%,提出抗訴、再審檢察建議39件,再審改變率100%;對民事審判和執行活動違法發出檢察建議200件,監督糾正“假官司”10件。靈璧縣檢察院依法監督撤銷以相親為名騙取被害人彩禮的4份民事調解書,對其中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使騙婚者獲十年有期徒刑,該案入選最高檢典型案例。堅持監督與支持并重,對認為正確的民事裁判,依法不支持監督申請169件,同步做好釋法說理、服判息訴工作。
行政檢察打開新局。受理各類行政檢察監督案件310件,同比上升73.2%;對行政審判、執行活動違法發出檢察建議76件,同比上升15.2%。開展土地執法領域非訴執行專項監督,發出檢察建議64件,助力守住耕地紅線。與市委依法治市辦等單位會簽《宿州市加強行政違法行為檢察監督實施辦法》,依法提出檢察建議139件,行政機關已采納124件,同比分別上升308.8%、327.6%,助推法治政府建設。
公益訴訟檢察鞏固提升。牢記“公共利益代表”職責使命,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628件;堅持以“訴”的確認體現司法價值引領,提起公益訴訟124件。辦理生產銷售“假減肥藥”“毒面皮”“注水肉”等食藥領域公益訴訟案件37件,依法提出懲罰性賠償金近百萬元。深化開展公益訴訟服務鄉村振興專項活動,助力鄉村因“治”而“美”。辦理的復新河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入選“安徽五年十大檢察典型案例”。建立公益訴訟線索收集機制,“益心為公”志愿者、熱心市民提供案件線索54件。
反腐敗職責扎實履行。起訴監委移送職務犯罪66件73人,助力清廉宿州建設。市檢察院在辦理阜陽師范大學黨委原書記劉樹生受賄案中,檢察長出庭支持公訴,促使犯罪嫌疑人真誠悔罪,全額退贓680萬余元。深化監檢銜接,提前介入監委調查案件36件,占受理起訴數的54.5%,促進配合有力、制約有效。發揮檢察偵查指揮中心作用,依法行使對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的偵查權,查辦徇私枉法、濫用職權等失職瀆職犯罪4件4人,進一步純潔司法隊伍。
五、堅持強基導向,從嚴從實鍛造過硬檢察隊伍
政治立檢鑄忠誠。認真開展主題教育,堅持“五學聯動”,讓思想政治教育既走心又走實。嚴格執行《政法工作條例》,主動向市委請示報告重點工作、重要事項、重大案件,將黨的絕對領導落實到檢察履職各方面。深入推進模范機關建設,擦亮“精·心塑檢”黨建品牌,開展全市檢察機關首屆文化品牌(黨建品牌)暨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典型案例選樹展示活動,使檢察工作更深更實體現政治要求。
創新強檢蓄動能。主辦首屆蘇魯豫皖毗鄰地區公訴辯論大賽,牽頭與徐州、商丘、菏澤三市檢察院會簽《蘇魯豫皖毗鄰地區檢察協作框架協議》,以更深層次的區域檢察協作護航宿州“蘇魯豫省際毗鄰區域新興中心城市”建設。以被最高檢確定為全國五個反向審視試點院之一為契機,創新建立反向審視工作機制,努力為試點工作貢獻“宿州方案”,有關做法在全國試點工作研討會上作經驗交流。持續完善考核評價機制,規范使用檢察長獎勵基金,讓獎優罰劣激活干事創業的“一池春水”。
夯基固檢增活力。持續開展“一月一講”活動,集中培訓5600余人次;組織業務競賽、崗位練兵19次,隊伍綜合素能有效提升。1名干警被人社部、最高檢授予“全國模范檢察官”稱號,1名干警被評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9名干警在全省業務競賽獲“標兵”“能手”等稱號,17名干警入選全國全省檢察人才庫。實行市級院班子成員掛點幫帶、業務部門對口指導、黨支部結對共建,取得較好效果。
從嚴治檢揚正氣。始終堅持嚴的基調不動搖,持續鞏固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全力支持、配合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基層檢察院違紀違法人員4人。嚴格執行新時代政法干警“十個嚴禁”,強化“三個規定”等重大事項記錄報告制度落實,常態化開展綜合檢務督察,修訂司法辦案廉政風險防控清單,把對“人”的監督與對“案”的管理落到實處。
2024年工作打算
202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全市檢察機關將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各項工作,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宿州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是在服務發展中體現檢察擔當。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依法打擊各類刑事犯罪,維護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全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穩妥抓好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工作。深化輕罪治理、訴源治理,聚焦社會治理“空白領域”“灰色地帶”、行業管理突出問題,深化以法律監督之“我管”促職能部門依法履職之“都管”的法治實踐。
二是在精準監督中彰顯檢察作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推動“四大檢察”量質并舉、結構優化。完善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法檢交流會商機制,持續開展巡回檢察,推進刑事檢察行穩致遠。做實虛假訴訟監督、行政違法行為監督,不斷提升民事行政檢察辦案水平。聚焦“4+10”法定領域,以品牌創建、典型案例培育等手段提升公益訴訟檢察影響力。依法查辦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積極、審慎行使機動偵查權,維護司法公正公信。
三是在司法辦案中傾注檢察情懷。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聚焦電信網絡詐騙、食品藥品安全等急難愁盼問題,用心辦好群眾身邊的“小案”,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深化未成年人檢察綜合履職,保護特殊群體合法權益,努力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檢察聽證、司法救助、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等工作,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
四是在機制創新中激活檢察動能。有序推進《2023-2027年檢察改革工作規劃》落地落實,努力書寫檢察工作現代化的“宿州答卷”。建立健全“三查融合”等檢察一體化機制,積極探索案件線索統一管理、監督辦案統一推進、人員力量統一調用的辦案模式,強化上下級檢察機關聯動監督、接續監督。堅持在監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監督,依托“府檢聯動”進一步健全完善行刑銜接工作機制。創新監督履職方式,運用大數據挖掘執法司法不當等問題線索,以數字檢察賦能新時代法律監督。
五是在全面從嚴中建設檢察隊伍。堅持黨建領航,鞏固主題教育成果,一體推進政治建設、業務建設、隊伍建設融合發展。狠抓基層院建設,實施“學練賽”素能提升工程,開展實戰培訓,著力提升基層檢察履職能力。健全檢察權內部運行監督制約機制,持續完善檢察考評工作機制,不斷加強和規范檢察管理。深化全面從嚴治檢,持續糾治“四風”,常態化排查整治廉潔辦案風險,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檢察隊伍。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