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縣重要農產品供給穩(wěn)步提升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2023年,靈璧縣按照“強基礎、穩(wěn)糧播、保民生、促增收”的要求,充分發(fā)揮糧食生產和收儲優(yōu)勢,緊緊圍繞全年任務目標,不斷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全縣重要農產品供給穩(wěn)步提升。
在靈璧縣省級糧食儲備庫,工作人員每周都會定期進入倉庫,篩查庫內儲糧病蟲害、監(jiān)測環(huán)境溫濕度。運用控溫儲糧、熏蒸殺蟲等措施,營造恒溫恒濕環(huán)境,抑制蟲害生存繁殖,實現防蟲、殺蟲、抑菌,延緩糧食的品質變化,最大限度“鎖住”糧食的營養(yǎng)成分,確保每一粒糧食新鮮不變質。
“我們糧庫現在要求實現準低溫儲糧,平均糧溫不超過20℃,安全糧七天查一次,一是查蟲害,二是查糧溫,三是查水分。”靈璧縣省級糧食儲備庫保管員劉龍介紹道。
靈璧縣省級糧食儲備庫總倉容7萬噸,目前存糧5.6萬噸,其中最低收購價糧食1.4萬噸,縣級儲備糧4.2萬噸。為確保糧食儲存保質、減損,該縣嚴格落實規(guī)范化糧庫管理要求,嚴把入庫糧質關。同時強化科技力量,運用5G物聯網平臺技術,每座儲糧倉房內部均已安裝高清監(jiān)控設備,通過智能安防系統的云控制,實現全天候的監(jiān)控,從而達到“科技儲糧、綠色儲糧”的目的。
“倉庫全部配備機械通風系統、糧情檢測系統、環(huán)流熏蒸系統,信息化建設也在進一步提升。在堅持‘一三七’查糧制度的同時,定期召開糧情分析例會,建立儲糧安全和安全生產隱患臺賬,確保國家政策性糧食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靈璧縣省級糧食儲備庫黨支部書記許明亮說道。
保障重要農產品的穩(wěn)步供給,前提是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鞏固提升。2023年以來,靈璧縣“強基礎、穩(wěn)糧播”,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科技強農。完成2023年農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設各項任務;2023年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10.6萬畝,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41.5萬畝,總產21.97億斤以上,高質量完成大豆50萬畝、復合種植6.5萬畝任務。大豆單產獲得“安徽省歷史最高單產”紀錄,玉米最高畝產跨入“噸糧時代”,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大豆、復合種植、玉米最高畝產分獲安徽省一、二、三名,為全省唯一3項成績均進入前三名的縣。獲評全國小麥、玉米、大豆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是安徽省唯一的三類作物同時獲批的縣區(qū)。以糧食產業(yè)為主導產業(yè),在宿州市率先晉級國家級農業(yè)現代化示范區(qū)。 (劉志 潘庭)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fā)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yè)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wěn)定就業(yè)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