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增收樹” 結出“致富果”
日前,記者走進埇橋區解集鎮橋桂村碧根果種植基地,只見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碧根果樹枝繁葉茂、長勢喜人,飽滿的橢圓形果實已經成熟、綴滿樹梢。“今年是第4次掛果,預計產量得比去年翻一番。”村黨總支書記紀忠杰指著掩映在綠葉間的碧根果笑著說。
碧根果又名薄殼山核桃,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也是公認的“一次栽植、百年受益”的長效經濟果林,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市場前景廣闊。“我們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壤疏松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為碧根果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條件。”據紀忠杰介紹,目前基地占地370畝,共有5180棵碧根果樹,預計今年產量能達到10萬斤。
“現在生果以每斤20元計算,一畝地14棵樹可以產270斤碧根果,銷售收入5000多元一畝,效益相當可觀。而且碧根果進入盛果期,產量更高,可以維持幾十年,持續收益,是名副其實的‘增收樹’!”紀忠杰把賬算得明明白白。
一談起碧根果,紀忠杰便滔滔不絕起來,然而一開始他對發展碧根果種植是持反對態度的。“碧根果收獲周期較長,不像其他梨子、桃子、蘋果兩三年就有收益,碧根果樹從種植到豐產要8-10年。”紀忠杰告訴記者,由于碧根果的投產期很長,早期產量又低,因此在開始時,包括他在內的村兩委班子成員都不愿意種植碧根果樹。
可是,鄉村要振興,產業必須要發展。2018年,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橋桂村積極利用幫扶資金,吸引本村合作社等社會資金注入,經過流轉土地、考察招標、聘請專家等流程創辦碧根果種植基地。“我們和村兩委班子成員一起經過多方考察,從南京林業大學引進優良的碧根果樹品種,多次邀請專家進行線上線下種植技術指導,保障了碧根果樹成活率。目前來看,果樹從2021年起掛果,長勢良好,產量不斷提高,效益也逐年增加。”橋桂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陳峰說。
碧根果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橋桂村通過探索實施“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讓周邊120余人參與基地的管理,務工年收入5000元以上,解決了村里群眾就近就業的問題,讓小小碧根果成為橋桂村百姓的“致富果”,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動力。
“在駐村工作隊的‘牽線搭橋’下,目前我們已經與國內堅果龍頭企業‘三只松鼠’進行了對接合作。”紀忠杰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精心抓好果樹管理,著力延伸碧根果的全產業鏈,提高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帶動更多村民致富增收,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記者 彭序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全市經濟運行分析暨重點工作調度會召開 10-08
-
2
-
3徐商高速公路宿州蕭碭段項目獲核準批復 09-28
-
4宿州新增29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09-25
-
5宿州市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 09-24
-
61-8月宿州市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近9億元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