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崔輝的“追逃之路”
點擊鼠標鍵盤的敲擊聲、監控視頻的循環回放聲、警務人員輕聲細語的交流聲……早晨8點,市公安局“崔輝追逃工作室”里已是一片忙碌。
崔輝的名字,在宿州市公安局如雷貫耳。每當提起他,同事們都會豎起大拇指。專注,勤懇,嚴謹,敏銳,火眼金睛,是大家對他的一致評價。
“半路出身”的追逃專家
1979年,崔輝出生在碭山縣農村的一個普通家庭。18歲那年,當地發生了一起轟動的刑事案件,這對附近百姓造成極大的恐慌,從此,成為一名警察便成了崔輝的夢想。
2004年,大學畢業的崔輝通過招警考試進入公安隊伍,成為一名交警。2012年,蕭縣發生一起黃金搶奪案,因為案情需要和交警部門溝通協調,崔輝參加了專案組。在專案組期間,和刑警近距離接觸,再次激發了他年少時期除暴安良的刑警夢。于是,當領導問崔輝想不想干刑警時,他脫口而出:“想!做夢都想!”
可當崔輝滿腔熱情、信心滿滿地想干出點成績時,卻發現自己面對刑偵工作幾乎是個“小白”。“甚至一位老刑警對我說‘在這兒也是浪費時光,你這個年齡不可能有什么成就。’那是我人生中至暗時刻,也是那時起痛定思痛,開始思考如何利用特長在一個領域做精做細。”崔輝告訴記者,他是計算機應用電子專業畢業,于是從零開始,沒日沒夜地學習情報研判、數據偵查的思維技巧,大量分析研究全國各地研判高手的成功案例。
為了全身心研判案件,崔輝對妻子說:“給我100天時間,我給你拿個全省追逃能手。”崔輝把家搬到市公安局附近以方便周末加班,為省去中午食堂排隊時間,他也盡量最后去。
苦心人,天不負。崔輝終于在2020年度成功研判抓獲164名逃犯,成為全省唯一一個年度研判抓獲逃犯突破“100”名的民警,以第一名的成績入選全省“追逃能手”。2021年5月,市公安局成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崔輝追逃工作室”。
追逃技戰的鋪路人
隨著偵查手段的不斷升級,面對新機遇新挑戰,崔輝迎難而上,利用業余時間鉆研數據應用,結合刑偵打處經驗,積極探索新手段、新方法在逃犯研判、偵查辦案中的應用。
“‘Y-STR比對+大數據追逃法’是我總結摸索創新出來的,它能夠有效提升在逃人員線索研判的準確性和針對性。”崔輝介紹,通過實戰總結出的五大反比、四大驗證比對緯度的“動態人像比對+N驗證比對法”深受全國研判人員好評,并在全省公安系統2024年一季度改革創新“領跑者”評選中位列全省104個項目第一名,該技戰法還成功入選全國“百優技戰法”。同時,針對不同類型的在逃人員,進行深度研判分析,他還總結形成了“過篩分類”追逃法,矛盾點分析追逃法等一批行之有效的研判技戰法,取得較好的實戰成效。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崔輝積極總結提煉經驗,把自己琢磨的網上追逃新的技戰法及時與全市從事研判工作的人員交流分享。各縣區先后有40余名研判人員入駐“崔輝追逃工作室”進行輪訓,并為我市培養出6名全省“追逃研判專家”“追逃能手”,占全省名額的33%。
萬家團圓的守護者
工作之余,崔輝還是一名尋人志愿者。依托“崔輝追逃工作室”,他通過人像比對、大數據分析精準研判,積極開展研判查找工作。截至目前,已有全國500多家民政局救助站與追逃工作室取得聯系。崔輝利用下班、周末時間,在全國范圍內通過人像比對加研判分析提供重要線索800條,幫助600名走失人員與家人團圓,找回疑似被拐兒童6名。其中,被拐時間最長的張某,4歲時被拐,被找回時間跨度長達34年之久。
“我還記得認親那天,張某年邁的母親哭著不停地說‘終于找到了!終于找到了!’”崔輝告訴記者,正是親屬眼中的那種傷痛直刺他的內心最深處,讓他不敢有絲毫懈怠。
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崔輝從一名交警變成如今的追逃專家,他用忠誠和奉獻踐行著一名警察的使命擔當。“未來,我將繼續砥礪前行,為社會的和諧穩定而不懈努力。”崔輝堅定地說。記者 秦雨婷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調研省第十六屆運動會籌備工作 11-28
-
21—10月全市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9.7% 11-28
-
3增強“含智量” 提升“含金量” 11-27
-
4宿州市重點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11-26
-
5從沉寂到火爆 11-25
-
6乘勢而上 “新”潮澎湃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