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惠鳳蓮:深耕教壇育桃李 履職盡責踐初心
“同學們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沁園春·長沙》。”伴隨著急促的上課鈴聲,全國人大代表、泗縣第三中學副校長惠鳳蓮面帶微笑地站在高一零部的講臺上,聲音溫柔而有力。她沒有直接講解課文內容,而是拋出一個問題:“這首詞是毛主席于1925年寫下的,你們知道那時候的中國是什么樣子的嗎?”
以問題為課堂的起點,引導孩子們自主學習是惠鳳蓮多年總結提煉的教學方法。這堂課上,惠鳳蓮不僅教授了基本的語文知識,更教會學生們如何從文字中讀懂歷史、讀懂情懷。“惠老師的課總是很有趣,讓我們明白古詩詞并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要用心去感受一行行字蘊藏的歷史韻味。”學生們課后紛紛感慨道。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獨特的花,需要用不同的水澆灌。”這是惠鳳蓮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從教26年,惠鳳蓮始終堅守在教育工作第一線,積極帶領全校教師深耕課堂,推進探究式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在她的推動下,泗縣三中的教研課改成效顯著,教師在教研課題和優質課評比中屢獲佳績,學校整體教研水平走在同行業前列。
“教育需要與時俱進,只有傾聽各方聲音,才能找到最適合孩子們發展的路徑。”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惠鳳蓮始終將履職與本職工作緊密結合。她利用自身優勢,通過家長會和專題調研,認真傾聽家長和社會對教育的訴求,深入了解教育中的難點、痛點,為教育改革建真言、謀良策。“每一次調研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這讓我對教育行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促使我以更廣闊的視野關注社會問題、反映社情民意。”惠鳳蓮說。
“在今年的兩會上,我準備圍繞教師培養和青少年健康成長建言獻策。”惠鳳蓮表示,教師的專業成長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關鍵,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則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充分調查研究后,她呼吁加大對教師培訓的投入,為教師提供更多學習和發展的機會。同時,建議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孩子們的信任讓我在教育事業上不斷前行,人民群眾的期盼讓我在履職道路上盡心盡職。”從人民教師到人大代表,惠鳳蓮始終不忘“教育工作者”和“群眾代言人”的雙重身份,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繼續深耕教育一線,聚焦未成年人成長成才,為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多發聲、多作貢獻。■ 記者 錢景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主持召開書記專題會議 03-01
-
2
-
3宿州市精準幫扶提升就業創業效力 02-25
-
4宿州市獲1754萬元省級水利補助資金 02-25
-
5宿州市去年確認見義勇為行為15件21人 02-19
-
62024年宿州市進出口總值65.6億元 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