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觀·深度丨金融服務送上門 “農農”結合促振興
金融服務送上門 “農農”結合促振興
——中國農業銀行碭山縣支行深入實施“萬企興萬村”路徑分析
宿觀融媒工作室:陳成光 李航 蘇洋
“近年來,碭山縣農行充分發揮農業銀行金融服務縣域‘三農’專業優勢,引導支持民營企業以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截至2023年末,中國農業銀行碭山縣支行涉農貸款總量達54.5億元,年凈增4.5億元,企業結對率、金融服務率、信貸服務率居于同業前列……”
在日前召開的全省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會上,作為2023年度安徽省“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金融機構——中國農業銀行碭山支行黨委書記、行長黃超的發言贏得全場熱烈鼓掌。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愈發凸顯。宿州作為農業大市,始終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碭山支行立足“服務鄉村振興的領軍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銀行”職能定位,走出了一條農業銀行與農業大市相結合的“農農”鄉村振興之路。
貼心:打通服務基層“最后一公里”
“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碭山農行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的資金支持!”6月22日上午,在碭山縣良梨鎮桃源村隆源果蔬專業合作社的500畝陽光玫瑰葡萄基地,桃源村黨總支書記孫紹思談起葡萄產業的發展由衷感慨!
隆源合作社的陽光玫瑰種植基地項目是碭山縣投入最大的鄉村振興產業扶持項目,流轉土地600余畝,政府先后投入項目資金累計2000萬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社自身需要自籌土地租金、苗木購置、肥料、管理人員公司600多萬,經多方籌措,仍有200萬元的資金缺口。
“老孫,資金方面有什么需求?”孫紹思回憶起2021年的窘況,至今難以忘懷:眼看著資金難以為繼,要揭不開鍋了,碭山縣支行副行長張峰帶著支行的工作人員穿著紅馬甲進村上門服務為產業發展送來了“及時雨”,解決了200萬元的資金缺口。
資金難題迎刃而解,產業發展順勢而起。“今年基地的500多畝陽光玫瑰進入了豐產期,預計產量將在300萬斤左右!”在基地的葡萄大棚內,看著滿園綠瑩瑩、沉甸甸的果實,孫紹思樂開了花。
葡萄大棚里,果實掛滿了枝頭。
據孫紹思介紹,隆源果蔬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500多畝陽光玫瑰葡萄大棚設施分別交由十多戶農戶管理,戶均純收入20萬元左右,整個基地還將為桃源村帶來70多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
“今年,葡萄進入豐產期,預計高峰期將帶動三四百名勞動力,僅工人工資每天支出就在6-7萬元。”孫紹思說。
“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服務‘三農’是農行的主責主業!”碭山縣支行行長黃超表示,該行立足縣域特色,圍繞“萬企興萬村”典型項目,積極提供配套金融支持,多渠道提升鄉村自身造血功能。重點圍繞水果加工等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產業鏈上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信貸支持近2億元。
創新:為特色產業發展賦能
在碭山縣經開區的宿州科技食品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流水線上忙碌著,一個個黃桃在流水線上經過去核、脫皮、清洗、修整等程序,新鮮的黃桃搖身一變成為了美味可口的黃桃罐頭。
“眼下,隨著碭山當地的‘八三’黃桃逐漸成熟上市,我們公司的罐頭生產線也加大生產馬力。現有工人千余人,待生產旺季,每天生產400噸左右的黃桃罐頭,用工要增加到2000多人。”宿州科技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妙德說。
2003年,公司法人婁德富和張妙德為了尋找最優質的水果產地,和公司一起從浙江臺州來到了碭山,“碭山作為‘世界梨都’,除了梨子,黃桃的質量也是頂呱呱!作為一家外地企業,我們來到碭山已經21年了。”婁德富說。
經過20多年的發展,科技公司目前擁有8條先進的果蔬罐頭生產線,年生產各類果蔬罐頭7萬多噸,果蔬罐頭生產量、銷售額均位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
作為黃桃收購大戶,科技公司在每年黃桃上市時,總會以高出市場價的價格大量收購黃桃。
“張總,今年黃桃質量不錯,9000萬的授信額度夠不夠?”“足夠了!”
碭山支行工作人員向農戶宣傳金融知識。
同樣,每逢生產旺季,碭山支行工作人員總會來到科技公司,詢問公司資金情況,以便提前準備相關貸款材料。經過多年合作,張妙德和碭山支行已經形成了默契。
張妙德告訴記者,在碭山支行的支持下,公司在碭山縣經開區規劃建設的新廠區現已完成招標,即將動工。“有碭山支行這么好的合作伙伴,我們更有信心放開手腳、大干一場。”
為保障實體經濟發展,碭山支行根據縣域特點創新推出“電商e貸”“酥梨貸”“西瓜貸”“黃桃貸”等多種契合碭山特色的產品,保障特色產業全鏈條健康發展。此外,該行在辣椒制種、瓜果制種以及養殖業等產業,為農戶及企業發放項目貸款,支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
信心:打造鄉村金融新生態
“缺乏抵押物導致融資難,一直是農企發展的痛點。”黃超介紹,該行通過與省農業擔保集團,通過組織召開“春耕備耕”“畜牧養殖”“農機強國”“商品流通”“水果產業鏈”等針對不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重點民營企業的銀企對接會,主動上門為各類經營主體“送服務”“送政策”“送產品”。
為積極響應“萬企興萬村”政策號召,碭山支行組建“萬企興萬村”領導小組,主動對接工商聯(商會)、農業農村局和鄉村振興局等政府部門、民營企業、金融同業,建立政銀企“三方”聯動機制;以黨建為統領,高舉紅旗服務實體,在全縣的9個網點,均組建成立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流動黨員先鋒隊,扛著紅旗、穿著紅馬甲在全縣170多個行政村,逐村上門服務。
“碭山支行充分運用省市分行出臺的多項支持地方實體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民生工程信貸優惠政策。利用線上產品,實現貸款業務‘秒批’。”黃超說。
碭山縣人民政府與中國農業銀行宿州分行簽訂合作協議。
此外,碭山支行全面落實《安徽農行金融支持徽風皖韻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千萬工程”行動計劃》,2023年9月該行與碭山縣人民政府簽訂《金融支持“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政銀合作協議》,積極實施金融支持人居環境提升、鄉村建設提檔、鄉村特色產業、農村綠色發展、特色文化傳播、鄉村治理效能提升六大專項行動。黃超介紹:“2023年該行已審批投放碭山縣現代化梨園改造項目貸款1.15億元,用于支持碭山酥梨特色產業發展;審批投放碭山智慧充電樁項目1.05億元;審批投放碭山優質桃標準化生產基地項目2.15億元……”
“下一步,碭山支行將緊跟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入落實“萬企興萬村”行動,立足地方資源稟賦,通過多元金融產品和高效金融服務模式,努力實現農行高質量金融服務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攜手打造金融服務“萬企興萬村”樣板,為宿州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貢獻農行力量!”黃超說。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