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觀·深度| 蛋雞“孵”出大產業 鄉村振興有“笑果”
蛋雞“孵”出大產業 鄉村振興有“笑果”
——安徽笑果農牧產業科技有限公司蛋雞養殖的產業興農之路透視
宿觀融媒工作室:陳成光 李航 蘇洋
直接“飲用”的雞蛋走上百姓餐桌,源源不竭的有機肥被農戶爭搶,綠色種植讓小雞吃上無公害有機飼料……
坐落于靈璧開發區的安徽笑果農牧產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綠色種植、飼料加工、畜禽養殖、雞蛋銷售、冷鏈物流、有機肥還田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公司。
小蛋雞,大產業。近年來,公司積極響應各級黨委、政府、工商聯號召,充分發揮企業優勢,主動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努力在鄉村振興一線展現企業新發展、新作為、新形象,在產業興農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實施的“八張村十萬羽蛋雞科學養殖建設項目”被評為安徽省“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項目(企業),探索出一條蛋雞養殖興農富民的好路子。
宿杭結對,前緣既定出“笑果”
2021年12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確定,宿州與杭州結對合作,與靈璧縣結對合作方為臨平區。
時光回溯到2006年8月,位于靈璧經開區的一家企業建成投產,投資方在剪彩當天激動萬分。
千里之遙,前緣早定。這位具有敏銳商業觸角的浙商就是來自杭州臨平區的吳福華。事實上,在決定來靈璧投資之前,早在2000年左右,吳福華就曾多次來靈璧了解當地情況。2004年,深入了解后,吳福華認定具有良好養殖傳統的養殖大縣靈璧大有可為,遂與靈璧縣達成合作意向;2005年6月,安徽笑果農牧產業科技有限公司在靈璧經開區破土動工。
金風玉露巧相逢,美好姻緣結碩果。
笑果公司的一路發展亦足以成為宿杭合作共贏的典范:截至2023年年底,笑果農牧年產銷量突破10萬噸的經營目標,工業產值突破37850萬元,實現營業收入37815萬元,實現利稅1351萬元。
“笑果農牧堅持‘以飼料制造為基礎、以蛋禽養殖為支柱、打造生態循環產業鏈’的戰略定位,堅定不移地走專業化經營、產業化發展之路,建有三條全自動飼料生產線,全價、濃縮料年產25萬噸,高科技生物預混料和添加劑年產5萬噸。”笑果農牧總裁助理兼產業化部總經理金恒佩介紹。
以飼料加工起步,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基本形成從糧食訂單種植到畜禽養殖、雞蛋銷售、冷鏈物流、有機肥還田于一體的生態循環產業鏈,創建了企業與農戶、合作社、產后服務中心等主體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以及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模式和機制。
蛋雞養殖,興農富民看“笑果”
7月18日上午9時許,大雨滂沱。
在距靈璧縣向陽鎮艷陽村八張自然村300多米外的笑果蛋雞養殖基地的包裝車間內,一枚枚雞蛋如流水般從傳輸帶上緩緩滑向工人手中,經過自動化清洗、烘干、打碼等一系列工序,幾名揀蛋工正忙著把雞蛋分揀、裝盒。
“我們都是八張村的村民,在養殖場上班,不僅離家近還能賺到錢。”工人張梅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干起活來手腳麻利,不一會,一疊疊分揀的雞蛋裝箱后,在庫房整齊碼放。
“智慧化養雞,不僅讓蛋雞們有了舒適的家,也讓飼養員享福了,只需要操作一下設備,就能養好雞。”養殖基地負責人陳楊按下飼料投送按鈕后,滿臉笑容地說。
與其說是飼養員,倒不如叫監管員來得貼切。“這些蛋雞的吃喝拉撒,都是它在管。”陳楊告訴記者,雞舍內安裝了智能管理系統,全部實現自動上料、上水、換氣、清糞的全自動化作業。
據悉,靈璧縣向陽鎮艷陽村八張自然村的“十萬羽蛋雞養殖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建成后年產蛋2000噸,淘汰雞10.2萬只,營業收入2100萬元,年利潤200萬元。
“為響應工商聯號召,公司于2019年實施10萬羽蛋雞科學養殖建設項目,實現村集體增收195余萬元,帶動農戶27戶,幫助農民增收致富。”陳楊介紹,在為農戶提供就業崗位之余,公司還免費培養培訓各類人才85人次。
目前,笑果農牧在靈璧縣共投資建設蛋禽養殖基地8個,其中,向陽鎮八張村2個,虞姬鎮1個、馮廟鎮5個;存欄蛋雞80萬羽,鵪鶉60萬羽;帶動養殖基地12個,存欄150萬羽;年度自養雞蛋產量17000噸,外部協同雞蛋產量21000余噸。
“笑果農牧將全力推動推廣種養結合創業農場項目,到2027年年底,計劃實現參股種養結合項目6個,加盟10個,笑果農牧產業鏈新增蛋雞規模100萬羽,鵪鶉200萬羽;年產有機雞蛋3.1億枚,有機鵪鶉蛋5.84億枚。”金恒佩言辭鏗鏘,為配套產業鏈平臺上蛋禽養殖規模的有機蛋品銷售需求,公司將引進新建食品加工生產線,生產蛋液、蛋白粉等深加工有機食品。
鏈上發力,鄉村振興有“笑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笑果公司搭建養殖平臺,進行基礎建設投資,提供養殖的基礎條件,招引有經驗的養殖戶進駐開展養殖,采取“六統兩分一扶持”幫扶方式,為養殖戶提供從飼料、種苗、用藥、管理、銷售等全面統一管理,同時提供技術和資金的支持,增加養殖戶進行養殖的便利性,進而提高養殖戶的養殖水平,增加養殖收益。
“公司與馮廟鎮、虞姬鎮、向陽鎮在內的8個養殖基地所在村簽訂了種植協議,將處理后的有機肥用于基本農田,減少化肥使用量,有效改良了土壤結構,促進綠色作物產量提升,生產的有機玉米、小麥和大豆由公司高價收購,增加產業鏈價值。”總裁曹干力告訴記者,公司采用種養結合模式,在養殖場附近種植農作物,利用養殖畜禽糞污制作有機肥,形成循環經濟模式,為農戶提供雙重收入保障,激發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
目前,公司在靈璧全縣訂單種植玉米共1萬余畝,2024年又在馮廟鎮黃家村流轉土地1200畝進行試點,既滿足有機肥的循環再利用,又真正形成了農業綠色有機食品的大循環。
“助力鄉村振興,‘笑果’義不容辭,”曹干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接下來,公司將立足企業實際,接續奮斗書寫新篇章,并為公司未來三年立下了目標:
——力爭吸納10個糧食種植大戶、養殖專業合作社、社會化服務聯合社、銀行以及種子、農藥、化肥、禽苗、獸藥等營銷企業參加,吸納10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注冊職業農民5000人,土地流轉面積5萬畝。
——實現良種覆蓋率達到100%,機械化水平達到90%;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0元左右。與合作公司建設有機肥加工廠5個,年消納糞污20萬噸,秸稈5萬噸,生產有機肥15萬噸。
——在靈璧縣馮廟鎮黃家村新增流轉土地2000畝,漁溝鎮晏灣村新增流轉土地1000畝,向陽鎮艷陽村新增流轉土地1000畝,回收有機玉米3萬噸/年、有機小麥2.4萬噸、有機大豆5000噸……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