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在輪椅上的“鏗鏘玫瑰”
這是兩個接踵而至的喜訊——8月29日,在東京殘奧會乒乓球女子單打TT4級比賽中,宿州姑娘張淼獲得銅牌;9月3日,在東京殘奧會乒乓球女子團體4-5級比賽中,張淼與隊友張變、周影組成的中國隊以2比1的成績戰勝瑞典隊,奪得金牌!
今年30歲的張淼把身患殘疾的不幸化為實現人生目標的強勁動力,一路成長為輪椅上的一朵“鏗鏘玫瑰”,為祖國贏得榮譽,為家鄉增添光彩。
9月5日,記者連線張淼,她已于4日抵達北京。“雖然身體有殘疾,但是我心中的希望之火永不滅,并且要讓這火焰燃燒得更輝煌更燦爛,直到生命的盡頭……”張淼堅定地說。
命運多舛,堅強方可生存
1991年7月,張淼出生于蕭縣趙莊鎮張樸樓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母給女兒取名張淼。“淼”,三水合一,意味深遠,希望她的生命如清泉般平靜綿長,心胸如大海般浩瀚遼闊,待人接物平和謙遜、上善若水。
張淼一天天長大,和其他孩子一樣快樂地享受著生活的美好。然而,1歲時的一場高燒改變了一切,張淼被查出患有小兒麻痹癥。這讓可愛的小姑娘變為了“折翼天使”。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知道自己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了。”張淼說,父母忙于家里農務,哥哥姐姐們都要上學,所以她從小就習慣了獨處。每天靜靜地趴在窗口看著家里人一個個離家,張淼的心也跟著飛奔遠去。“我常常羨慕地看著哥哥姐姐蹦蹦跳跳地玩耍,背著書包去上學。”要強的張淼哭著拉著爸爸媽媽的衣角央求:“我也要上學,我也要上學。”
終于,在雙拐的陪伴下,張淼背起小書包,一步一停地挪向學校大門,開啟了求學之路。“我終于可以像哥哥姐姐一樣讀書了,從那天開始,我就發誓一定要做最棒的學生。”面對逆境,張淼樂觀而充滿自信。
一副雙拐,往返兩個小時的跋涉,不知多少回摔倒在泥濘中,剛剛復原的傷口又添新疤……但是,7歲的張淼從來沒有想過放棄。
峰回路轉,偶遇啟蒙教練
上天垂青。2005年10月的一天,因大雨村里交通中斷,一名乒乓球教練去隔壁村子接一個小隊友,車只能停在她家門口不遠的地方。這時張淼的父親務農回來,便和汽車里的司機聊了起來。得知是一名專門教殘疾人打乒乓球的教練來接弟子,父親回家告訴了張淼,建議她可以去試試。
“那時候,就一心想著出去闖一闖,不想在家里被人照顧,于是,我就在門口等著教練,并對教練說明了自己的想法,教練看我個子高高的,手臂也長,答應第二天到訓練場試訓一下,看看適不適合打乒乓球。”張淼激動不已,第二天便早早起床,趕到位于縣城的訓練場。在經過試訓后,她順利地被留在了那里。從此,14歲的張淼踏上了乒乓球的奪冠之路。
執著追夢,前途一片光明
第一次見到啟蒙教練,第一次到縣里的訓練館試訓,記憶的閘門緩緩打開。16年后,張淼講述她第一次接觸乒乓球時的感受,仍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坐在輪椅上打球,感覺整個人很飄逸。”
在正常訓練時間,張淼從不偷懶,按照教練的要求,保質保量完成訓練任務。訓練結束后,她經常偷偷“加班”,練習發球。這使得她雖然訓練時間最短,但在幾個小隊友中進步卻是最快的。
訓練的苦與累是常人無法想像的,但張淼從沒退縮過,而是勇往直前。正是這份堅韌與執著,讓她快速成長、球技大增,更有機會成為北京隊的隊員。“這個機會對我來說太值得珍惜了,只有更加刻苦地訓練,才能對得起愛我的人們。”張淼深知一切得來不易。
乒乓球運動員練習接球的時候是按盆計算的,普通的洗臉盆,滿滿一盆球,一天四練,從上午8點到晚上8點,普通隊員一天下來打五六盆球,張淼卻打了十多盆,高強度的訓練讓她的胳膊都抬不起來。“感覺胳膊里面的肌肉要發炎,特別脹、特別痛。”張淼說。
由于她長年使用一只胳膊打球,肘部、肩部都有傷,有時候半夜會疼醒,多少次大賽在即,她都要靠藥物緩解傷痛。“我現在右手的無名指都變形了,但我非常熱愛這項運動。”張淼輕描淡寫地訴說著對乒乓球運動的情懷。
風雨過后,“鏗鏘玫瑰”傲然綻放
天道酬勤。張淼靠著不懈奮斗在乒壇嶄露鋒芒,頻頻在國內外賽事中摘金奪銀,先后獲得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女團金牌,2011年亞洲和太平洋地區錦標賽女團金牌、TT4女單金牌,2012年倫敦殘奧會女團4-5級金牌、輪椅乒乓球金牌,2013年亞洲殘疾人錦標賽女團、女單TT4金牌,2014年世界殘疾人錦標賽女團、女單TT4金牌,2014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女團金牌以及數不勝數的銀牌和銅牌。2016年里約殘奧會上,張淼獲得乒乓球女子單打CL4級別亞軍。2017年國際乒聯殘疾人乒乓球亞洲錦標賽上,張淼獲得了乒乓球女子TT4級單打冠軍,在女子TT5—TT4級中獲得亞軍。
在今年東京殘奧會乒乓球女子單打TT4級比賽中,張淼一路披荊斬棘,從小組賽、16進8、8進4、半決賽最終因出手果斷、發揮出色拿下銅牌。“團體賽剛開始非常順利,一直沖到決賽,在和瑞典代表隊比賽時,分數一直落后,后來我們三個人一球一球地趕、一分一分地追,最終實現反超。”張淼說,這枚獎牌來之不易,回頭想想,在比賽過程中,其實最終是超越和戰勝了自己,拼的更多的是一種團隊精神。
9月4日,張淼跟隨國家隊啟程回國,目前在北京進行為期21天的隔離。“隔離結束后,我們就要為10月份在西安舉行的全運會做準備,大概還有20天的賽前集中訓練,希望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張淼表示。 記者 趙靜 實習生 張漱雪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第八期宿州市企業家沙龍下午茶活動舉行 03-28
-
2宿州市根治欠薪專項行動追發工資1.4億余元 03-28
-
3關于清明節期間暫停部分祭掃業務的通告 03-27
-
4
-
5鄭宏來宿開展“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 03-28
-
6王啟榮在市交旅集團調研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