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軍:用熱血譜寫大愛與奉獻
“這些都是我珍藏的寶貴記憶。”4月24日上午,王淑軍小心翼翼地拿出家中保存的一摞獻血證書和獎章對記者說。自從20年前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這位“獻血達人”已經累計獻全血16000余毫升,相當于3個成年男性的血液總量。
王淑軍是中煤礦建總醫院一名職工。多年的工作經歷讓她深知,拯救危在旦夕的病人,血液是多么重要的醫療資源。1999年2月14日,一輛采血車開到了單位門口。王淑軍毫不猶豫地擼起了袖子。第一次,她獻出了400毫升鮮血。“我的一個舉動,能讓病人渡過難關,甚至還可以挽救一個人的生命,這怎能不讓人感到欣慰和自豪?”20年前的情景,王淑軍記憶猶新。
從此以后,每年獻兩次血就成了王淑軍的“必修課”,風雨無阻,從不間斷。有一次,醫院打來電話,稱有位患者正在搶救中,急需輸血,但血庫暫時告急,需要王淑軍的同型血液。放下電話,王淑軍就急忙趕過去了。像這樣的求助電話,王淑軍接到過幾次,每次都欣然應允、積極配合,從無怨言。
在無償獻血的道路上,王淑軍走得堅定踏實,但并不滿足于此。“我知道捐獻血小板更有意義。”王淑軍說,“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功能,關鍵時刻真能救人一命。”
捐獻血小板可比普通獻血的要求高多了,不僅耗時更耗精力。為此,王淑軍幾乎每天都堅持鍛煉,以保證身體健康,符合捐獻標準。2012年,王淑軍加入到捐獻血小板的隊伍,至今已經捐獻血小板60個治療量(一個治療量大約相當于200毫升)。
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眾人之力才能點亮生命之光。王淑軍把無償獻血形容為“一場愛心接力跑”。“我得把接力棒傳遞下去。”她對記者說。日常聊天,見縫插針說說獻血的知識;“朋友圈”里隔三差五曬曬獻血的“金句”……王淑軍線上線下兩頭忙,經常向身邊的親朋好友宣傳普及獻血的好處和意義。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無償獻血公益事業中。
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銀、銅獎,市級無償獻血先進個人、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王淑軍幾乎拿遍了無償獻血領域的每個獎項,收獲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贊譽。“我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本事,就是想盡自己的力量,為社會、為大家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簡單樸實的話語道出了王淑軍20年始終如一無償獻血的初衷。記者 蔡建 見習記者 沈前程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楊軍: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04-30
-
2一企一策精準幫扶 排憂解難共克時艱 04-28
-
3“雙招雙引”奏凱歌 “第一戰場”傳捷報 04-28
-
4宿州市宗教工作會議召開 04-27
-
5市委民族工作會議召開 04-27
-
62022年宿州市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二次調度會舉行 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