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在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的常委會工作報告(摘要)
牢記第一要務 以助力高質量發展書寫履職新篇
在1月14日召開的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琳向大會報告常委會工作時說,過去的一年,常委會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市委部署,立良法強監督,更好服務宿州高質量發展。
一是強化良法善治促進發展。大力弘揚法治精神,深入開展“憲法宣傳周”“江淮普法行”等活動,抓好“關鍵少數”的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和任時憲法宣誓,多點發力推動憲法實施成為全市人民的自覺行動。科學編制立法項目庫,聚焦推動經濟發展、服務“三農”、城市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安排13件立法項目。弘揚首創精神,創造性地做好立法工作,制定的《宿州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和保護促進條例》是該領域全國首部法規,筑牢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保護的法治根基;《宿州市夾溝香稻米保護條例》作為全省首部單一農產品保護法規,聚焦種質資源和知識產權保護,以法治之力擦亮宿州特色農產品的“金字招牌”,遼寧阜新、四川內江等7市人大前來考察學習。圍繞深化法治宿州建設,大力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聽取審議法治政府建設報告,調研公安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情況;組織人大代表旁聽案件庭審,并就提升旁聽質效開展調研。
二是助力經濟回升向好發展。面對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新形勢,加強對經濟工作的監督,以“十四五”規劃實施為監督重點,聽取審議上半年計劃執行情況報告和“十四五”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報告,跟蹤19項預期指標、8項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逐項評估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生態文明、長三角一體化和對外開放、民生福祉等12個方面重點任務推進情況。圍繞“工業強市、產業興市”目標,把培優企業發展土壤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開展中小企業促進“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專題調研優化涉外營商環境工作,重點督辦“疫情過后全面助力企業發展”的建議,提出高質量審議意見、督辦意見并跟蹤落實情況。圍繞夯實“三農”底盤,開展鄉村振興促進“一法一辦法”執法檢查,專題調研糧食安全、農產品流通等工作,助力做好“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增值大文章。
三是扛牢生態責任守護綠色發展。堅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牢牢把握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審議通過《宿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送審稿)》。配合省人大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調研全市環境保護工作,聽取審議市政府2022年度環境狀況和環保目標完成情況報告,提出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審議意見。推動生態環境修復治理,調研采煤沉陷區生態修復情況,提出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探索治理新方法等建議。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把監督視角更多投向城市人居環境治理,堅持以監督的“源頭活水”推動城區黑臭水體實現“長制久清”,相關做法在全省會議宣傳推廣,《人民代表報》專題報道。
四是拓寬監督視野護航安全發展。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的部署,以有力監督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全口徑審查政府預算,實時督查預算執行進度,兩次聽取政府債務管理及隱性債務化解情況匯報。按照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關于消除金融監管空白和盲區的要求,重點監督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聽取審議有關報告,關注國有資本投向和布局的風控措施。深入困難企業調研,聽取審議全市法院破產審判工作報告,督促法院緊扣盤活優質資源、化解不良債權,不斷優化破產審判工作,發揮司法“托底”作用。增強“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持續監督重點領域安全生產,深入走訪燃氣、交通、建筑等行業,聽取審議政府專項報告,助力維護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