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在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的常委會工作報告(摘要)
持續解放思想 以推進守正創新更好激發工作動能
在1月14日召開的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琳向大會報告常委會工作時說,過去的一年,常委會全面對標新時代地方人大新使命、新任務,以工作機制之新,守好根本制度之正,探索提升宿州人大工作質效的新路徑。
一是創新履職保障機制。進一步激發代表履職熱情,研究制定《宿州市人大代表履職積分實施辦法(試行)》,更好發揮新時代人大代表的主體作用。依法強化任后監督質效,組織部分市政府組成人員向常委會口頭述職,推動述職評議“實打實”。以落實審議意見為抓手,嚴格規范審議意見處理程序,將“一審了之”“一答了之”變為審議意見辦理情況提請常委會會議再審議,形成“監督、落實、再監督”的閉環機制。一年來,發出審議意見書8份,提出工作建議33條、跟蹤督辦10次,推動常委會意見建議真正從“紙上”落到“地上”。
二是創新區域協作機制。認真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以大格局、大視野推進淮海經濟區區域協作。參加“淮海戰役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區域協同立法,建立協作機制,成立工作專班,推動立法協作脫虛向實、破題見新。與徐州人大開展雙邊立法協作,參與徐州觀音機場跨區域保護立法。實行資源共享機制,邀請宿遷等地立法專家參加我市法規論證,參與區域內各市法規研究,以協同立法之力推動重要領域同題共答、同向發力。積極參加淮海經濟區“初心同源,奮進同行”黨建聯建,簽署區域內十市人大常委會黨建聯建協議書,推動理論聯學、陣地聯用、資源聯享、項目聯推、人才聯育,以黨建聯建帶動區域人大協同履職。
三是創新數字賦能機制。發揮數字化改革的牽引和撬動作用,提升人大履職行權整體質效。在全市率先建成使用數智化會議系統,涵蓋會議文件在線閱讀、會議投票及電子快速計票等功能,實現會議無紙化、表決實時化,常委會議事行權效率大幅提升。以數字化賦能代表工作,建成代表履職網絡平臺,與手機互聯互通,涵蓋大會和閉會期間各項履職功能,用數字“一張網”實現代表履職“一盤棋”。以互聯平臺賦能日常監督,完善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對241家預算單位183.21億元預算資金,進行全過程跟蹤監測;優化備案審查信息系統,組織指導市、縣、鄉人大和“一府一委兩院”梳理現行有效的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1038件,及時準確錄入省數據庫,數量居全省第三,推進各級規范性文件一網通查,法治環境更加公開透明。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定就業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