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安瀾潤民生
航拍宿州節制閘。記者 蔣幫煜 攝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近年來,我市持續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以河長制為抓手守護河湖安瀾,以水權改革激活水資源效益,以水土保持筑牢生態屏障,繪就了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業興”的水潤畫卷,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水動力”。
河湖長制縱深推進 繪就河湖治理新圖景
清晨的沱河岸畔,微風拂過水面,泛起粼粼波光。專職管護員劃著保潔船清理著河里的零星漂浮物,岸邊“河湖長制公示牌”上,各級河長姓名與職責清晰可見。近年來,我市以河長制為總牽引,構建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河湖治理新格局,讓每條河流都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對履職不力的河長,我們絕不姑息?!笔兴趾娱L科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經市級總河長批準,對19名存在巡河履職敷衍、問題整改滯后的縣鎮級河湖長啟動約談機制,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與此同時,創新采用“四不兩直”方式開展巡河暗訪,通過無人機航拍、衛星地圖比對等科技手段主動發現問題,2025年以來已制發問題交辦單10個,由市河長辦主任簽發后督導縣區整改,形成了“發現-交辦-整改-銷號”的閉環管理鏈條。
圍繞河湖水域菹草清理、河坡堤坡禁止耕種、臨河房屋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排查等河湖“四亂”整治,市水利局提請市級總河長簽發總河長令部署專項行動,累計清理衰死水草約40萬立方米、垃圾約2萬立方米,讓河道水面重現清爽;排查入河排口1381個,整治問題312個,從源頭切斷污染;全面梳理全市3000余座跨河橋梁、114處河道管理范圍內歷史房屋,建立包含建設單位、建設時間、審批情況等信息的臺賬,逐步推進規范整治。
河流無界,治理同心。市水利局積極構建跨界河流聯防聯控機制,與淮北市創新建立聯合互查機制,與河南省商丘市、山東省菏澤市以及江蘇省徐州市、宿遷市簽訂聯防聯控協議,每季度開展聯合巡查,對跨界河湖的污水排放、垃圾傾倒等問題及時發現、聯合處置。
為推進幸福河湖建設,市水利局貫徹落實第7號省級總河長令、第10號市級總河長令,統籌河道綜合治理、黑臭水體治理、水污染治理、濕地保護修復等項目,形成幸福河湖建設強大合力,從思想認識再提高、河長統籌再強化、部門協同再緊密三個方面,進一步強化幸福河湖建設。近年來,全市共建成流域級幸福河湖2條、省級幸福河湖18條,2025年正在建設1條流域級幸福河湖和4條省級幸福河湖。
沱河進水閘。 記者 蔣幫煜 攝
水權改革破冰前行 激活資源配置新效能
“沒想到節約的水能賣錢!”宿州市永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拿著剛簽訂的水權交易合同,難掩喜悅。該企業通過節水改造節約的1.5萬立方米用水指標,以每立方米0.2元的價格轉讓給了當地一家加油站,既賺了“節水錢”,又幫對方解決了“用水難”。
近年來,我市以水資源剛性約束為前提,穩步推進水權改革,通過初始分配“定盤子”、市場交易“搭臺子”、節水激勵“開方子”,讓水資源在市場機制中流動起來,實現了從“粗放利用”到“集約高效”的轉變。
“用水得先有‘名分’,就像給水資源上了‘戶口’?!笔兴炙Y源管理科相關負責人形象地比喻。市水利局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穩步推進用水權初始分配,將水資源總量科學分配到區域、行業和用水戶,明確各方用水權益。截至目前,埇橋區、碭山縣、泗縣、靈璧縣已初步完成用水權初始分配工作,年底可實現縣域全覆蓋。水權初始分配過程中,會充分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既保障基本用水需求,又為未來發展留有余地。
隨著經濟持續發展,在企業規模壯大的道路上,用水量的增加為形成活躍的水權交易市場提供了基礎。自2022年以來,我市累計完成水權交易258單,交易水量242.25萬立方米,交易單數暫居全省第一,2024年至2025年連續兩年突破100單。
合同節水管理是我市水權改革的另一亮點。通過市場化運作,由節水服務企業投資建設節水工程,與用水戶分享節水效益。2023年以來,全市已完成9個合同節水管理項目,涵蓋高校、公共機構、工業企業等,累計節約水資源1669.97萬立方米。“節水貸”綠色金融服務更是為節水項目增添了新“燃料”。市水利局聯合金融機構積極推廣“節水貸”政策,已完成8個“節水貸”項目,共授信發放1.99億元,其中單筆最大授信額度達1.68億元,撬動社會資本更多地投入到節水領域。
水權改革的深入推進,讓水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2024年,全市萬元GDP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22.57%,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升至0.6918,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邁上新臺階。
水土保持固本培元 構建生態保護新屏障
走進埇橋區曹村鎮,昔日望洲河支流淤積嚴重,坡面大面積拋荒,如今河道碧波蕩漾,山坡綠意綿延,鄉村增添了生機?!绊椖康膶嵤?,特別是河道清淤、堰壩建設及梯田修建,從根本上解決了河道淤積嚴重、排水設施不全的問題,對項目區農田灌溉提供了有力保障,項目實施得到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持。”曹村鎮農業農村中心工作人員張國和說。
近年來,市水利局以小流域為單元,以“山青、水凈、村美、民富”為目標,全面開展水土保持工作,讓水土流失的“痛點”變成生態富民的“亮點”。全市水土保持率由2020年的99.15%提升至2024年的99.24%,為生態文明建設筑牢了根基。
為擦亮“生態底色”,市水利局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以水系、村莊和城鎮周邊為重點,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2024年,完成埇橋區曹村小流域、蕭縣白土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544平方公里;2025年,靈璧縣下樓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工程正在實施,項目完成后可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1平方公里。
在治理過程中,市水利局注重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配套建設蓄排引水工程,修建蓄水池等水利設施,增強雨水攔蓄能力;營造水土保持林和農田防護林,種植松柏、核桃、石榴等兼具生態和經濟價值的樹種,既固土保水,又增加收益。同時,將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納入水土保持工作重點,通過削坡減荷、覆土綠化、修建排水系統等措施,讓“傷疤”變“綠毯”。
“我們不僅要讓山青水凈,更要讓村民致富?!笔兴炙帘3挚葡嚓P負責人表示,在日常水土保持工作中,市水利局始終堅持“治水惠民”理念,將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相結合,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通過將小流域綜合治理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推動治理成果向經濟效益轉化。在治理區域發展特色種植、生態旅游等產業,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從而開拓出一條融合發展“富民路徑”。
從河湖安瀾到水權流動,從水土保持到生態富民,我市水利事業的每一步發展,都鐫刻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深深足跡。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市水利部門將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強化系統治理,讓每一滴水都煥發活力,讓每一條河都承載希望,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宿州提供堅實的水安全保障。記者 夏冕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抗日烽火路”集中采訪活動舉行 08-25
-
2宿州市加大財政投入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08-14
-
3宿州市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08-13
-
4上半年宿州市交通運輸項目建設實現“雙過半” 08-12
-
5流動的史詩——新汴河⑩ |未來:生態與煙火的和鳴 08-11
-
6上半年宿州市經濟運行總體穩定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