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雙磊:一磚一瓦“鑲”出匠心路
【人物簡介】謝雙磊,男,漢族,1984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泗縣美欣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謝雙磊是一名懂裝潢藝術設計的“鑲嵌狀元”,多次在安徽省“徽匠”建筑技能大賽中榮獲“狀元”稱號。2020年,他毅然投身家鄉脫貧攻堅事業,經泗縣縣委組織部考核選拔,掛任大路口鎮大季村黨總支副書記,用技術扶貧助力脫貧,帶領村民致富。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安徽省優秀農民工”“安徽省技術能手”“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安徽好人”、2025安徽工匠年度人物等榮譽。
“你看這磚,得像量著尺子走似的,找準角度再往下鑲……”在泗縣美欣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謝雙磊半蹲在操作臺旁,耐心指導學徒工實操。他左手扶著瓷磚,右手拿著抹子,一邊講解一邊將水泥鋪開,動作又穩又快。
初見謝雙磊時,他的雙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不是一雙能與“靈巧”等形容詞掛鉤的手,指節粗糙得像老樹枝,掌心和虎口處結著深褐色的老繭,指腹上還有幾處淺褐色的疤痕。“20年前我當鑲嵌學徒工時,沒日沒夜練習技藝,手指頭全被水泥‘燒’爛了,洗手時水一泡,疼得直咧嘴。”謝雙磊回憶。
在成長為一名“技術骨干”的路上,謝雙磊吃了不少苦。2004年,謝雙磊高中畢業后,為謀生計,只身前往外地學習鑲嵌手藝。那時家境貧苦,“能學門手藝混口飯吃”是他最樸素的想法。上班時,師傅鑲嵌瓷磚,他就攥著小鏟子在旁邊打下手,把“水泥要抹多厚”“瓷磚怎么對齊”這些要領在心里記了一遍又一遍;下班后,別人累得倒頭就睡,他在出租屋里用碎瓷磚、廢水泥反復練習。“那時候就在心里安慰自己,手藝這東西,就得靠‘疼’磨出來,‘疼’了我也就進步了。”謝雙磊笑著說。
就這么練了一年多,他從“握磚手抖、抹灰不勻”變成了“看一眼就知道瓷磚平不平”,原本生澀的鑲嵌活兒漸漸做得又好又快。2006年,從業剛滿兩年的謝雙磊第一次站在了安徽省“徽匠”建筑技能大賽的賽場。輪到他上場時,手心全是汗,可一摸到瓷磚和水泥,那些在出租屋里練了無數次的動作像刻在了骨子里,心突然就穩了。憑著精湛的技藝,謝雙磊最終獲得大賽二等獎。“直到我站在領獎臺上捧著證書,才真正感覺到原來把一門手藝學精學透,也能有不一樣的價值。”謝雙磊感慨萬千。
從那之后,謝雙磊的“匠心”像被點燃的燈,越燒越旺。他不滿足于“會做、能做”,更要 “做好、做精”。工地上的瓷磚貼完,別人覺得合格就行,他卻要蹲下來用水平儀反復測量;遇到復雜的造型鑲嵌,他能對著圖紙琢磨大半天,直到想出最省料又好看的法子。2020年,他帶領團隊研發出“瓷磚平面施工器”,一下子解決了瓷磚鋪貼易空鼓的難題;他獨創的“五步鑲貼法”,極大簡潔了鑲嵌步驟,把施工效率提高了40%,成為行業里人人想學的“絕招”。
由于謝雙磊技術高超,不少人慕名前來拜師學藝。有人勸謝雙磊“藏著點手藝,免得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他卻不這么想。2019年,謝雙磊成立了“謝雙磊技能大師工作室”,只要有人來拜師,他都欣喜接納。“你看這瓷磚,一塊貼不牢,整面墻都容易裂。手藝也一樣,只有傳下去、多個人琢磨,才能越練越精。”這些年,他累計培訓了800多名學員,其中27人被市人社局評定為宿州市技術能手。“看著徒弟們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我打心里感到高興。”謝雙磊樂呵呵地說。
“當年我靠著手藝走出農村,現在也該用手藝幫家鄉做點事。”在技術崗位上取得一定成績后,謝雙磊總想盡己所能為家鄉作些貢獻。2020年,謝雙磊經泗縣縣委組織部考核選拔,掛任大路口鎮大季村黨總支副書記。
剛到村里,謝雙磊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串門”。他揣著個筆記本,挨家挨戶地聊,東家問“地里收成咋樣”,西家記“孩子上學有沒有困難”,不到一個月就把家家戶戶的情況摸得門兒清。
為了改善村民生活條件,駐村期間,謝雙磊主動聯系村里貧困戶,帶著水泥、瓷磚,手把手教他們自己最擅長的瓷磚鑲貼技能,一遍遍示范“怎么抹水泥不浪費”“怎么貼瓷磚更平整”。最終,在謝雙磊和村組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大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62戶413人全部靠著學技能、搞產業脫了貧。
如今在大季村,謝雙磊的身影隨處可見。農家小院里,他幫忙化解鄰里矛盾;田間地頭,他引導村民規劃種植;村委活動室里,他與黨員群眾共謀發展。到了周末,他又馬不停蹄趕回公司,要么帶著徒弟練手藝,要么和團隊琢磨新的施工技術。被問及“兩邊跑累不累”,謝雙磊總說:“雖然累了些,但心里很充實。”
謝雙磊還想著給家鄉的土特產“琢磨點手藝”。泗縣是遠近聞名的“中國山芋之鄉”,紅薯品質優良,淀粉含量高,制成的粉絲粉皮口感細膩筋道,但往往都是簡單加工,利潤較低。2021年,謝雙磊帶著團隊蹲在加工廠里,從工藝改良到包裝設計,一點點攻克技術難題。為了提高產品知名度、擴大銷售范圍,他還牽頭引入電商營銷,不僅使大路口粉絲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還帶動地方產業鏈升級。
6月3日晚,由安徽省總工會主辦的2025安徽工匠年度人物發布儀式在合肥舉行。謝雙磊從全省1835名參評職工中脫穎而出,成為宿州市唯一獲此殊榮的代表。他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堅守,靠著一磚一瓦,“鑲”出了一條匠心路。
現在的謝雙磊,又有了新想法:建一個鄉村振興實訓基地,把鑲嵌、農產品加工這些手藝教給更多鄉親。“基地建起來后,我打算多請些行家里手來,不光教手藝,還要教市場經驗,讓鄉親們學得會、用得上、能掙錢。”謝雙磊表示,只要能讓更多人靠手藝過上好日子,他就一直教、一直干,為建設更加美好的家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記者 錢景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宿州市新增兩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 08-30
-
2筑文化新地標 賦城市新動能 08-27
-
3陽臺經濟產業發展工作調度會召開 08-27
-
4楊軍走訪慰問抗戰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離休干部 08-26
-
5市委舉行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 08-14
-
6宿州市加大財政投入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