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三尺講臺 守望格桑花開
白雪皚皚的群山、牛羊遍地的草原、美麗的格桑花開……10月13日—22日,一場獨具藏族風情的書畫展在靈璧縣博物館舉行,101幅作品全是由援藏支教歸來的靈璧縣師范學校美術教師葉繼紅和她的藏族學生創作的,吸引眾多市民前來觀展。
時光回溯到2019年8月。50歲的葉繼紅主動請纓,成為安徽省第7批“組團式”教育援藏教師中的一員,赴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支教。作為全省援藏教師中年齡最長成員、唯一的美術教師,面對未知的教學生活環境,葉繼紅也曾忐忑過,但在克服高原缺氧,語言、風俗習慣差異等困難后,便全身心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在雪域高原上架起了皖藏一家親、民族大團結的“連心橋”。
潛心教學 傳播書畫之美
8月的西藏,正是格桑花開最美的時節,葉繼紅開啟了一段與藏族學生的不解情緣。
第一次走進教室,看到藏族孩子們清亮而又渴望的眼神,葉繼紅心里喜憂參半:喜的是,孩子們對美的渴望,對美術課的期盼;憂的是,作為學校第一位援藏美術教師,自己要采取什么樣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認識美創作美,感受書畫藝術的魅力。經過幾周的摸索和實踐,葉繼紅把國畫、書法、剪紙等中國傳統文化帶進課堂,并結合每名學生的興趣和特點,“烹飪”出適合他們的一道道藝術大餐。
與此同時,葉繼紅積極探索把當地獨具特色的藝術元素融入手工教學,獨創用彩泥制作藏戲面具,不僅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也為藏戲面具的制作拓寬了思路。“真是太美了,沒想到還能這么做藏戲面具,我的家人和朋友都非常喜歡。”學生土旦次仁制作了好幾個五彩繽紛的面具送給親朋好友,大受歡迎。
今年3月,葉繼紅的學生們制作的彩泥藏戲面具被西藏自治區推薦參加了全國第七屆中小學藝術展演。如今,彩泥制作的藏戲面具已成為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展示漢藏文化交流交融的一張亮麗名片。
除課堂授課外,葉繼紅還組建了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的第一個美術社團,并自掏腰包購置各種美術材料,利用業余時間教學生們寫字、畫畫,讓他們真切地感受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無窮魅力,讓社團成為孩子們課外活動的樂園。
關愛學生 打造溫暖之家
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在全自治區招生,一些來自阿里、那曲牧區的學生因路途遙遠,回家很不方便。葉繼紅得知后,便常常在生活上給予他們幫助。學生扎西擁措家住那曲牧區,距離學校四五百公里,基本上一學期才回家一次。葉繼紅經常把她和其他一些離家遠的學生帶到自己宿舍,為他們包餃子、炸丸子、蒸包子,做各種美食。孩子們從來沒有吃過這些,個個贊不絕口。葉繼紅的宿舍成了“美味小食堂”,也成了孩子們的第二個家。
由于離家較遠,班里的一些學生生病,父母不能及時趕來,葉繼紅便像媽媽一樣悉心照顧他們。一次課堂上,學生白瑪央金突然心跳加快,暈倒在地……葉繼紅連忙把她送到醫院,并墊付了醫藥費,守護她到大半夜。連夜從家中趕來的白瑪央金的母親看到女兒脫離危險,感動得掉下眼淚,拉著葉繼紅的手連聲說:“你真是孩子的守護神啊!”在單親家庭長大的白瑪央金,內向不愛說話,在葉繼紅的關愛下,開朗了許多,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燦爛。她說:“葉老師就像我的媽媽一樣,有她在,我感覺好溫暖。”
為了讓孩子們飛得更高更遠,葉繼紅常常利用業余時間輔導高三年級的美術特長生。學生丹增朗杰2021年被四川美術學院錄取,這也是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自建校以來藝術類高考的最好成績。
“希望每一位藏族學生都能像這漫山遍野的格桑花一樣,綻放出美麗的花朵!”葉繼紅說。
攜手共進 齊商授業之道
葉繼紅深知,教育援藏,要培育“造血”能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為提升教研水平,葉繼紅在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成立了第一個美術工作室。來自全自治區的不少教師到這里向她學習畫畫、剪紙等技藝。同時,她也積極與當地美術老師交流美術教育的感想和心得,了解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并通過示范課、觀摩課、送教到邊遠學校等活動,給美術教研工作帶來新的理念和方法。
“葉老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為山南美術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了幫助。原來美術課還可以這么上,讓人大開眼界!”久米老師是葉繼紅工作室的常客,在這里,他不僅學到國畫、書法和先進的美術教研知識,也學到了如何將傳統文化與課堂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2020年11月30日—12月9日,西藏自治區第一期全區中小學美術骨干教師培訓班開班,共有60名教師參加。受自治區教科院邀請,葉繼紅為大家作了題為《寫意花鳥畫的用筆用墨》的講座,并指導教師們戶外寫生創作。她還把自己獨創的融入藏戲文化的手工彩泥制作方法,向美術老師推廣,深受他們的好評。
皖藏一家 同唱友誼之歌
丹青敷彩歌盛世,翰墨流霞頌黨恩。2021年,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葉繼紅和學生們以“永遠跟黨走”為主題,把西藏的藍天白云、山川湖泊以及高原新貌融入筆墨之中,共同創作了100幅書畫作品,于7月1日展出。此次展覽開創了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乃至山南市師生美術展的先河,得到當地群眾及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隊、安徽省教育廳的高度贊譽。
因成績突出,葉繼紅先后被受援學校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最美援藏教師”,并被授予“民族團結進步獎”;西藏自治區電視臺對其進行了專訪。2021年9月,葉繼紅作為援藏黨員代表,參加了安徽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網絡互動活動。今年7月,她被山南市評為“優秀援藏干部”;日前,她獲得“宿州市教育系統援疆援藏工作先進個人”“宿州市第三屆最美教師”等榮譽稱號。
三年的援藏時光,讓葉繼紅對這個美麗而又神秘的地方產生了濃厚的感情。今年7月,支教工作結束前,她向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捐贈了自己在西藏期間創作的國畫、書法、剪紙和彩泥手工作品,為該校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示范學校盡一份力量。
“不論在哪里,我們都是一家人。”離別那天,藏族學生們紛紛為葉老師獻上潔白的哈達,葉繼紅也和孩子們緊緊擁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開……
援藏歸來,葉繼紅每每閉上眼睛,腦海里總會浮現雪域高原的孩子們天真又淳樸的模樣,以及她和孩子們一起上課、畫畫、嬉戲的場景。她和學生們約定,每年國慶節,大家合作畫一幅畫祝福偉大祖國。
今年10月1日一大早,葉繼紅打開微信,看到好幾個學生已經將畫作傳了過來。巴桑羅布畫的是五彩祥云,其綠曲珍畫的是綠水青山,白瑪央金畫的是藏族小朋友……看著看著,葉繼紅的眼睛濕潤了,她用電腦軟件把畫拼在一起,并寫上“皖藏一家親,共畫同心圓”的標題。這幅特殊的畫和她在援藏期間與學生們創作的100幅畫一起在靈璧縣博物館展出。
“三年援藏工作雖然艱苦,但我收獲了藏族學生的成長和感謝,收獲了受援學校老師們的認可和尊重,真正實現了個人價值和教師職業價值的統一,成為我人生經歷中一段寶貴的財富!”葉繼紅說。 記者 張春燕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全市網信工作現場推進會召開 12-21
-
2市政府召開第45次常務會議 12-21
-
3汴水奔涌 12-19
-
4碭山酥梨地理標志品牌培育創新大賽獲殊榮 12-14
-
5未來幾天我市降水降溫 12-14
-
6《宿州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和保護促進條例》出臺 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