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抗日烽火路)百歲老兵,“代號‘辛蜂’!”
“孩子們,快進來!”一聲親切的呼喚,從宿州政務新區一處靜謐的院落傳出。仲夏時節,陽光透過窗欞,灑在百歲新四軍老戰士解道峰的身上。他微笑著伸出手,遞過一個日記本,本子上寫著他的微信名“辛蜂”。
“這寓意像蜜蜂一樣,辛勤采蜜,傳播正能量,釀造精神的蜜糖!”老人的女兒在一旁解釋。這樸素的愿望,貫穿了這位世紀老人的一生。
13歲就會打仗嗎?
——“懷揣報仇救國壯志,在戰爭中學打仗。”
時光回溯至1938年5月,日寇鐵蹄踐踏宿縣,地方抗日武裝奮起。解道峰的哥哥解冠球,作為皖東北抗日第三游擊支隊第八大隊大隊長,為保衛家國,壯烈犧牲。
國仇家恨,如烈火般在少年心中熊熊燃起。1939年7月,年僅13歲的解道峰,懷揣著為親人復仇、救國于危亡的壯志,毅然投身新四軍,成為一名“小小宣傳員”。
“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我們都是飛行軍,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回憶起抗戰歲月,歷經戰火硝煙的解道峰唱起當年的宣傳歌曲。入伍后,解道峰從事宣傳工作,主要是發動群眾,宣傳抗日救國。
“那時宣傳形式多種多樣,街頭宣傳主要是在集市。利用群眾趕集的時間,宣傳隊敲鑼打鼓,聚攏人心,抗日救亡的道理就在民歌民調里唱出來。”解道峰回憶,宣傳的內容都是根據當時的國內抗戰形勢、用民歌民調改編而成的。除了在街頭,他們還會到部隊宣傳抗日精神,鼓舞士氣。
在一次執行任務的途中,解道峰與戰友遭遇偽軍騎兵追擊,不幸被捕。在據點里,酷刑加身,子彈頭鉆進肉里,鮮血浸透了單薄的衣衫。“疼!鉆心地疼!”解老回憶當時的情景,不由自主地握緊了拳頭,“想到犧牲的親人,想到千千萬萬受苦的同胞,信仰讓我們咬碎了牙關,一個字也不能吐露!”憑著這份超越年齡的堅韌與忠誠,解道峰與戰友最終等來了組織的成功營救。
烽火淬煉下,少年迅速成長。1941年,在宿東鶴山區,15歲的解道峰面對黨旗莊嚴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并任黨支部書記。“冬天睡覺就沒脫過衣服,從沒睡過整夜安穩覺,聯絡全靠夜色掩護或喬裝改扮……”解道峰寥寥數語,道盡了那段如履薄冰的歲月。1944年,偽軍為日寇運軍糧,解道峰獲情報后,半路伏擊,繳獲軍糧槍彈,并分糧給百姓。1945年解放永安集戰斗中,解道峰置生死于度外,冒著彈林彈雨組織群眾用秫秸鋪墊壕溝,為沖鋒部隊開辟關鍵生命通道。
見到彭雪楓師長時什么感受?
——“激動之余有些喜悅,他的每一句教誨我都銘記于心。”
在抗戰生涯中,1944年春天與彭雪楓師長的那次短暫會面,成為解道峰心中永不褪色的光輝記憶。
“那年春天,組織調我去淮北中學學習,需要接轉組織關系。我到區黨委警務室詢問組織部的具體地址時,一位穿著整齊軍裝的首長過來看看就走了……”解道峰沉浸在珍貴的記憶中,語氣充滿敬仰。隨后,他被帶到一個房間。還是那位首長,詳細詢問了宿東和鐵路沿線以及群眾生活情況等,對基層工作關懷備至。談話至午時,首長熱情地留他吃午餐。“當時看到座鐘快到12點,我坐立不安想告辭,沒想到飯菜就送來了。首長親切地招呼我坐下一起吃。”一頓樸素的午餐,卻飽含了首長對基層戰士的關懷,成了解道峰一生難忘的溫暖記憶。
剛吃完飯,一位部隊同志送來黨組織介紹信,解道峰便告別首長離開。“出門后,送介紹信的同志問我知不知道邀請我吃飯的是誰,我說不知道,他才告訴我是彭雪楓師長!當時我的心情非常激動,高興得不知道說什么好。”多年來,解道峰一想到當年的情景,心里還熱乎乎的,“在回淮北中學的路上,我就想,見到彭師長的時間雖然短,可他是那樣和藹、可親,想到他對我說‘抗戰就快要勝利了,解放區日漸擴大,需要很多干部,你們要努力學習,大量的工作要你們去做……’,身上仿佛增添了一股干勁,真后悔沒有多看看彭師長,再多聽聽他的教誨。”
彭雪楓將軍殉國后,解道峰始終將那次經歷視為最珍貴的回憶。“彭師長的教誨,我一輩子刻在心上。努力學習,認真工作,積極閱讀彭師長創辦的《拂曉報》,不辜負彭師長的期望!”這是他畢生的踐行。
堅守的初心與信念是什么?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紅色火種世代傳承。”
1989年離休,對解道峰而言,只是轉換了“戰場”。他活躍于宿州市新四軍研究會,奔走于各革命紀念活動中,更成為機關、學校、社區、部隊等地的常客。這位革命傳統的“播火者”,用親身經歷講述抗戰烽煙與革命精神,激勵后人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幸福。
已到期頤之年的解道峰身體康健,思路清晰。書桌,成為他的“陣地”。數十年來,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看報,關心國家大事。最令人動容的是,數十年如一日,他堅持寫日記。一頁頁泛黃的紙張,一行行清晰的字跡,記錄著人生感悟、時代變遷、社會進步。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不能丟!”軍旅生涯鑄就了解道峰自律的生活作風。他保持著嚴格的作息和鍛煉習慣,每日堅持微信打卡步行2000步以上。“天氣好我就在院里走走,刮風下雨就把手機裝口袋里在房間走,步數一定要完成。”他亦是位“跟得上時代”的百歲老兵,手機玩得轉,看到不錯的文章便立刻轉發給家人,“大家一起好好學習”。
“百歲老兵,代號‘辛蜂’!”老人挺直腰板,聲音洪亮,豪情不減當年,贏得在場家人和記者由衷的掌聲與敬意。
“解老,您對我們這一輩人有什么期望和寄語嗎?”面對在場年輕記者的提問,解道峰深情吟誦《英雄贊歌》中的兩句歌詞:“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隨即,他鼓勵年輕人:“雖然現在的年輕人沒吃過我們那時的苦,將來也不會再有機會吃這樣的苦,但生活在幸福中,要知道來之不易,要把幸福牢牢掌握住,并且一代代傳承下去,才是你們的責任。”
老人的女兒尹萌感慨:“這些年,父親總給我們講當年的故事,教導我們要多參加公益活動,在新時代發揚革命優良傳統,珍惜生活,熱愛祖國,建設祖國。”
在解道峰的床榻旁,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熠熠生輝。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拂曉報社的同志來采訪我這個抗日老兵,心情特別高興!”采訪結束時,解老拿出了自己的日記本,記錄下來……
記者 關小宇 劉曉瓊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江河安瀾潤民生 08-25
-
2宿州市加大財政投入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08-14
-
3宿州市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08-13
-
4上半年宿州市交通運輸項目建設實現“雙過半” 08-12
-
5流動的史詩——新汴河⑩ |未來:生態與煙火的和鳴 08-11
-
6上半年宿州市經濟運行總體穩定 08-08